下一篇4  
2008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奥运处处有茶香


  沈阳109号火炬手王姿涵。
  葛军(左一)将“福满神州”紫砂壶送给中国奥委会有关负责人。

  7月25日,奥运会前北京市商务局推荐并发布的100家特色商店全部正式发布,北京茶企名列其中。据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5年起,北京市商务局委托北京市商业联合会评选出100家“北京优秀特色商业门店”。在奥运会期间,这些“特色店”将挑起服务重任。除北京两大知名茶叶零售品牌入驻奥运村,承担媒体村、运动员村的中国茶艺室服务外。老舍茶馆、张一元大栅栏店等则将以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外围购物服务接待单位的身份接待各国友人。另外,北京永安茶叶有限公司煤市街店也被评为2008年度北京市商业优秀特色店,在两奥期间接待各国宾朋。

  各地茶界同仁正以各自的方式为北京2008奥运会祝福、献礼……

 图1:

茶人奥运火炬手沈阳接力

  7月17日上午,700多万沈城人民热情地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奥运祥云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圣火开始在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传递。

  在沈阳241名火炬手中,第109号火炬手是沈阳茶楼“明茶秋豪”的董事长王姿涵。这次她荣幸地成为沈阳奥运火炬手中的一员。而且是沈阳茶人的代表,是东北茶人火炬手第一人。

  沈阳的圣火传递路线是从世博园到沈阳的棋盘山风景区中。当108号火炬手将祥云火炬传给王姿涵时,王姿涵兴奋地高喊:“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茶界人士都知道,108正是茶字的代表,由于将茶字拆解后的数字相加,正好是108,因此108岁也被大家称为“茶寿”。茶人火炬手接过的这棒茶的火炬不能不说是意义重大。王姿涵说,作为茶人奥运火炬手,她希望将茶人精神也随着火炬传递下去,传递到奥运赛场,传递到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传递给世界人民。

  (辽宁省茶文化研究会 供稿)  


 图2:

上海小学生以画作助威奥运

  上海小学生李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对茶》中,将五福娃、奥运五环与紫砂茶壶、盖碗结合作为描绘对象,以两片茶叶作铺陈,并用“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的书法作楣。 

  吴海燕 摄  


 图3: 

紫砂艺人献礼奥运

  “福满神州”紫砂壶献礼中国奥委会

  7月24日,由当代著名紫砂艺人葛军创作,并与2008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联手打造的“福满神州”紫砂壶,向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捐赠仪式,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

  “福满神州”紫砂壶的设计理念是“祝福中华神州,圆梦2008”。它选用中国陶都宜兴独有的紫砂泥为原料,经过选料、炼泥、制坯、成型等近工序制作而成。共用泥料约为1.5吨,壶的总重量约为0.4吨,容量约为1吨。壶的总体高度为2.008米,主体直径为1.08米。壶体表面铭刻的是2008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写的2008个“福”字。作品把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与奥运精神融于一体,把中国书法艺术与紫砂陶艺融于一体,表达了对北京奥运圆满成功的共同心声和真诚祝福。

  “扬帆壶”赠给奥帆委

  近日,社会各界向奥帆委赠送了礼物,其中,一款“扬帆壶”尤为引人注意。“扬帆壶”是由范家壶庄的范伟群和上海著名雕塑艺术家胡珂共同设计的,整个壶身为一艘抽象的船,顺势卷起的浪花向上弯曲成为半提梁的壶把。壶钮为两片升起的风帆,前帆上制有“帆船之都——青岛”的徽标,将奥运精神与帆船之都结合在了一起。

  “两把大壶将赠送给奥帆委,80把中壶将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国参加帆船比赛的队伍。”青岛宝益茶叶公司总经理徐行介绍说,这些壶是由200多位工艺师利用六七个月的时间纯手工制作的。奥帆委有关人士介绍说,赠送给奥帆委的“扬帆壶”将放在青岛奥运分村的村长室,供人们参观。(龙彬彬)  


中国茶艺室走进奥运村

本报记者 张帆

  7月27日,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正式开村,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入住。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对村内的两个中国茶艺室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茶艺室的建筑和装饰都很有中国传统特色。”

  在媒体村的中国茶艺室尤其吸引记者们的镜头。据介绍,媒体村将接待来自世界的1000位媒体工作人员,目前已经有300人入驻。从7月25日开始,陆续入驻的记者就被这个青砖灰瓦的徽派建筑所吸引。这里身着传统盘扣中式服装脚穿绣花鞋的中国姑娘们更是成了记者镜头下的宠儿。“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有中国味道的女孩子!”一位外国记者十分兴奋地说。一位奥运官员仔细端详了茶艺室服务员的装扮后,也用流利的中文说:“我很喜欢!”

  如果在茶艺室门口,常常光顾吴裕泰茶业的朋友或许会觉得这外围立面似曾相识。那么,走进茶艺室,熟悉碧露轩茶馆的茶人就会看到那亲切的乌篷船茶座了。散座、包间、会议厅,木质的茶单配着镂空茶字的纹样,茶单上是中、英、法三国的文字介绍,还有精美的图片作为辅助说明。紫砂壶、闻香杯、品茗杯,茶海、茶船、茶道六用……这里似乎就是我们常去的再熟悉不过的中国茶馆,却有多了那么几分新意、几许心意。

  枣红色的上衣,黑色的古朴长裙,绣花的布鞋,这些在茶艺室服务的姑娘们不仅可以用英语与外国朋友交流、提供服务,还可以流利地对茶和茶艺表演进行讲解。中国茶艺室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这30多位服务人员都是从茶叶销售门店和茶馆选调来的,虽然正式的备战奥运培训是从7月开始的,但她们早在今年3月就着手准备了。除茶艺、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强化外,奥组委方面还对她们进行了“反恐”、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比如,遇到火灾应如何疏散,每日对茶馆各个角落进行排查中,遇到可疑物品应如何处理等。她们自己还设计了一些情景进行模拟,比如有外国客人打电话来预约座位,怎样安排并用英语进行回答。客人来了,没有茶位该如何进行安排和解释。“进入奥运备战阶段,我们就开始‘无休’工作了,6小时一班两班倒,常常要晚上12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不过辛苦归辛苦,还是很激动很自豪”,可爱的姑娘们对记者说。

  与传统茶馆不同,除了茶单上的三国语言外,图片似乎成了最好的介绍和交流方式。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在茶单的设计和茶品的选择上他们都征求了各国驻京使节朋友的意见,在茶艺介绍的服务项目中,茶馆准备了两套茶具——茶艺员用茶具和客人用茶具,这样外国朋友就可以亲自动手感受中国茶文化了。在茶品的选择上,除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传统名茶和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牡丹绣球花茶外,茶馆还安排了欧洲消费者喜欢的白茶白牡丹和“七子献寿”、“飞雪茶香”等包含祝福寓意造型别致的工艺茶等。

  在运动员村,亲自当家中国茶艺室的负责人王秀兰介绍说:“奥运村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开设茶馆”。在醒目的“Chinese Tea House”旁,挂起了充满喜气的红灯笼。走进茶馆,祥云图案的墙壁上,中、法、英三种语言的关于茶的起源、分布、种类,茶文化发展,茶与健康,茶具、茶事的文字介绍掩映在竹影婆娑之中。进门处的小桥流水,迎面的八仙桌,福禄寿喜纹样的青瓷茶具彰显着中国茶馆的传统味道。

  作为国家级高级评茶师的王秀兰,亲自把关茶艺室所有供茶。除张一元茶馆的当家茶品“茉莉龙珠”外,企业自主研发的柚子花茶也是专门为运动员消夏祛暑而安排的。王秀兰介绍说,奥运会期间,茶馆一天将安排4场茶艺表演,“考虑到残奥会期间运动员的需要,还特别制作了盲文茶单。茶品的价格,从十几元钱到上百元钱不等。”和奥运村里的餐馆一样,这里消费似乎比“村外”还要实惠。


老舍茶馆奥运接待实战演练

  奥运宾客项目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在奥运会期间安排的重要活动。作为接待单位,老舍茶馆的等候迎宾、双语服务、参观讲解、观看表演、体验学泡中国茶、赠送纪念品、中午就餐、安全保卫、贵宾车辆停放等各环节近日接受了实战演练的考核。

  老舍茶馆至今已接待世界70多位元首政要,具有丰富的涉外经验,但为了做好奥运宾客项目接待任务,老舍茶馆从3个月前做就开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将接待方案、接待流程、应急预案等逐一细化。在茶具的选用上,专门定制了110套茶具,让每一位到来的奥运宾客都能亲自冲泡中国茶,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3个月来,员工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练习,精进茶艺技能。在茶艺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从站姿、坐姿到冲泡手法、上茶顺序,再到如何更好地给客人讲解和演示,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都精益求精。员工们说:“接待奥运宾客,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老舍茶馆,更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我们要让外宾体验到最好的中国茶艺,向外宾展示最完美的中国茶艺师形象。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3年来,老舍茶馆按照《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迎奥运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了全员培训,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目前企业职工队伍中已有1人获得国家英语六级证书、3人取得国家英语四级证书;17人获得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英语等级中级证书,占一线服务人员的58%。在服务岗位中,高级茶艺师2名,中级茶艺师14名,初级茶艺师31名,占一线相关岗位服务人员的81%;高级服务员1名,中级服务员5名,初级服务员21名,占一线相关岗位服务人员的69%。此外,老舍茶馆还一直坚持培训和自训手语,目前企业已经拥有2名手语服务师,实现了英语手语双语无障碍。(张  欢)  


太极茶道出征前集训

  近日,浙江杭州太极茶道标志铜像“老茶倌”将启程赴京,随行的将是一支由全国“茶状元”带队的太极茶道服务队,他们都是应邀进京参加由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等主办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主题展。

  据悉,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奥运主题展,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著名演出项目、服务项目和展览项目,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精挑细选。来自杭州太极茶道的表演和展示最终被租委会敲定为唯一茶叶和茶文化项目。太极茶道的老茶倌铜像每天都将伫立在他们表演和展示文化的区域内的铜像,将是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活动现场,笑迎八方来客。

  即将出征的太极茶道20多位茶艺师,已经开始出征前的最后训练。“我们从去年夏季开始到现在,整整用了一年时间,为了奥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20多位赴京服务人员将作为中国茶文化友好使者,向世界各国首脑、运动员、记者及各国各地区宾客,展现中国茶道艺术最灿烂、最精彩的形象。”太极茶道负责人说。

  据了解,从2007年夏季开始,国务院新闻办3次来太极茶道拍摄影视资料,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委从各种角度精心策划和拍摄了一系列专题片、宣传片,在北京,有关太极茶道的专题片、形象片已经开始在奥运场馆视频设备上播放。

  未来几天,是太极茶道奥运服务团队行前训练的最紧张时刻,为奥运服务而准备的一批新设计投放的茶器、新的背景音乐、新的服务环境,以及即将面对的各国元首等新的服务对象,为这次长时间的奥运服务行程带来许多难题,茶艺师们将在行前接受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另外,为了做好奥运服务,浙江省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像太极茶道下发了培训课程和录像资料,在集中训练课程中,全体外派成员将以此为重点内容,做好奥运常识、接待礼仪、媒体服务等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郑纯辉) 


更香茶楼组织奥运拉拉队和指路队

  前不久,更香公司10名员工被选调参加北京市职工文明拉拉队,并将于奥运期间进入进入田径等赛事奥运场馆观赛助威。据介绍,前期奥运拉拉队成员已经参加了北京市宣武区总工会举办的3场赛事项目规则专项培训。学习了排球、篮球、棒球和手球等比赛规则,届时,拉拉队员们也将用统一规范的助威动作和口号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

  另外,从7月20日起,更香公司组织员工积极参加了志愿交通协管员活动。在为期60天的志愿活动中,更香公司每日安排3名到4名员工在宣武区湾子路口志愿担当3个小时的交通协管员。活动不仅让员工们深切地感受到奥运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而且还能激励他们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奥运姐妹指路队是妇联组织实施的,自6月以来,更香的女员工便参与到指路的队伍中,8月1日-9月20日,所有的更香女员工都将参与其中,主要做英语指路服务。指路队拥有独立的具有奥运特色的旗帜,同时还有一个小包,可以从中拿出北京的地图册、指路手册、针线包、急救包。(张丰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