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过,合作社事业是志愿者的事业,供销合作社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自然也离不开志愿者的奉献。1999年,如全国其他地区,江苏省如东县的基层供销社进入了最困难时期,徐可均受命于危难之时,挑起了苴镇供销社为老区农民服务的重任。2002年初,该社率先在全市实施企业改制试点, 55名员工全员安置,无一人下岗失业,企业实现“无震荡改制”,徐可均也换了头衔,成为苴镇供销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勤恳做事 清白做人
为了使企业扭亏解困,平稳渡过股金挤兑“危险期”,被称为“拼命三郎”的徐可均,终于凭借坚韧的毅力突出重围,走出困境,使苴镇供销社成为全省率先完成社员股金清退任务、率先实现扭亏解困的基层社之一,为全县基层社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两年,员工人均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比改制前翻了一番多,企业还拿出10多万元为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由于他的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使曾一度跌入低谷、不起眼的供销社成为全省系统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为农服务的先进典型。
江苏如东县苴镇是革命老区,徐可均担任老区基层供销社负责人10多个年头,负责农资调供20多年,一些人看来,手头应该比较宽裕,但他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在农资市场混乱、货源紧缺的情况下,始终不卖高价、不卖大户,在农资商品采购上做到进公不进私。一家外地农药推销商曾以高额回扣洽谈代销业务,他当即拒绝。
守护农资安全的当家人
农资供应和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大局和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 2005年9月,徐可均率先倡议并联合组建如东供合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和农资配送中心。在新建的农资农家店中率先推行化肥、农药、种子“三放心”供应点,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抽检,农资商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镇农资供应达到“四个三”即三治(治乱、治假、治涨);三增(品种增、货源增、销售增);三稳(秩序稳、价格稳、人心稳);三满意(老区农民群众满意、相关部门满意、党委政府满意),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利益。
在农忙季节,为节约农民往返费用和时间,徐可均带领员工自搬自卸,带着药瓶、干粮、茶水随车送肥下乡,每年为边远农村送肥500多吨;2008年雪灾期间,他踏雪深入老区,迅速抢调救灾农用物资,保证供应,支持抗灾救灾;他配合农技部门积极推广新配新药16个品种,指导农民科学除草,合理用药19万亩,老区农民减少因虫、涝、渍、旱等灾害损失60多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21万亩,比常规施肥增产19.6%,为全镇农民增加收入120多万元。数字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这一串串数字的确凝聚着徐可均倾心为农的深情厚意。
晕倒在西瓜基地
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天职,徐可均坚持改制不改姓、转制不转向。
金凤村是供销社长期挂钩帮扶的丰产示范村,为扶持金凤村发展大棚西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徐可均带领员工提供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品牌销售、科技支持、资金扶持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优先、优质、优惠供应农用物资,现已形成3000亩大棚西瓜生产基地,成为南通市最大的优质绿色西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金风西瓜”已注册并进入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每亩瓜农纯收入有7000多元。
为了让农民节约生产成本,徐可均还“舍近求远”,从山东厂家直接采购优质耐用薄膜供应瓜农,全镇大棚西瓜种植面积340多公顷,仅此一项,就为农民降本增收544多万元。
一次金凤村大棚西瓜基地因受暴风雨袭击,出现大面积西瓜薄膜损坏,为了让瓜农恢复生产,他顾不上照顾住院的父亲和生病的妻子,连续十多个小时没顾上吃一顿饭,火速赶往山东紧急调运一批优质救灾大棚和西瓜薄膜。途中大雨滂沱,被浇得浑身湿透的徐可均开始发烧,卸完货物之后,他实在坚持不住,一下子晕倒在西瓜基地农资供应点,同事将他送进了医院。苏醒后,徐可均又匆匆赶到金凤村指导瓜农开展灾后自救。
在一次水稻移栽期间,如东县化肥脱销,出现缺货抢购的情况,徐可均亏本不亏心,以每袋低于市场进价40元的价格,投放优质碳酸氢铵160吨,确保了市场供应。近几年,累计已向农民让利70多万元。
2007年,如东县遭受大面积突发性稻飞虱虫灾,此时徐可均正在住院,治虫如救火,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带着药瓶、针剂,拖着疲惫虚弱的身体,日夜兼程赶赴外省市求援。筹措资金,调集车船,在他和同事的艰苦努力下,克服时间紧、货源紧、资金紧等诸多困难,终于争取到了100吨高效优质农药,及时供应到农户,为全县虫口夺粮提供了物质保证,那年如东县粮食生产取得了丰收。
全国总社作出建设“新网工程”部署之后,徐可均率先在全县供销社创建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11家、农资农家店26家、农村便农超市(农家店)33家、废旧物资连锁分购联销点6家、农副产品加工(收购)点18个,在农资、生活、废旧物资、种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助农增收“主力军”作用,成为如东基层供销社改制企业中为农服务体系最全、经营服务网络最多、助农增收效果最佳、企业经济运行最稳、社员群众反映最好、社会满意度最高的基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