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早班前会上,在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四矿采油二队21#计量站,维修岗职工王志勇郑重地将“安全员胸牌”别在胸前。这天的他,除了是一名设备维修工外,还多了一个“安全员”身份。这一天,他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对站上职工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对各个安全巡视点进行巡检,履行好一名安全员的职责。这就是采油二队开展的“今天我当安全员”活动。
一直以来,孤东采油四矿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成效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职工中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都成为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该矿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在全矿班组中广泛开展 “今天我当安全员”活动,通过轮流当安全员,引导每一名职工加强自我管理,自觉与违章现象作斗争,将规章制度内化于心,规范日常行为,外化于行,切实拴牢人身安全的“安全带”,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他们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职工自觉内化于心。这个矿在程序、规范、标准的制定实施上,本着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先后出台和重新修订了《施工安全监护制度》、《违章查纪制度》等,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三标检查标准、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的安康制度文化体系。针对所属油区靠近中心城区、距离职工生活区较近的实际,他们围绕劳动纪律,先后制定了10多条岗位责任制度,杜绝因劳动纪律松弛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使制度在职工心中扎根,他们在坚持利用送班会、职工大会、看警示片、请专家授课等传统教育形式,创造性地开展了“四小”活动,即创办安全小期刊、举办安全小故事会、设立安全小讲台、推出安全小剧场,让职工在自娱自乐中深化安康意识。
他们以“推行标准化操作,狠反习惯性违章”为重点,规范日常安全行为。创新形成了以温馨提示、亲情帮助、操作监护、行为评价和风险规避为主要内容的“风险规避七法”,推动安康文化的执行。针对以往基层队干部组织安排工作时,时有重效率,轻安全的现象,该队在队干部中开展“今天我当操作工”活动,干部每周跟班劳动一次,职工每天就安全操作基本知识提问干部,每月对干部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行一次评议,使干部在亲身体验后,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变得更加务实、理性。
“今天我当安全员”活动,则是充分利用岗位职工身处一线,时刻能与设备“亲密接触”的优势,由班组职工轮流担当安全员,就本班组的设备关键点进行巡检,对身边工友的习惯性违章进行监督。当班安全员王志勇说:“当安全员,早上要进行安全讲话,对工友们提出安全操作要求;交班时要汇报一天的安全检查情况和查出的安全隐患点;遇见违章情况,要给予及时纠正。在这同时,对我自己又是一次再教育,对提高我的安全意识和标准化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李长平在轮值当了一天的安全员后体会很深:“当了一天安全员都快成婆婆嘴,我总算明白为什么队领导在每天班前会上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强调安全措施了。忽视任何一条措施就有可能给同事带来伤害,安全员责任重大。”
生产现场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沿阵地,该矿注重抓好岗位人员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人身安全全过程的卡控,充分发挥了职工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让职工唱主角,把安全的部分管理权交给职工。每个班组每天设置一个职工担当安全员,对现场的安全进行监控,安全员不分职务高低,轮流担任。这些举动使得职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更加高涨。
采油二队正是通过一系列带有创新性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安康文化有效融入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促进了全队安康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赵 华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