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自4月29日以来长达两个半月的停牌后,吉林制药(证券代码:000545)董事会7月15日通过决议,公布了与青海省滨地钾肥股份有限公司(滨地钾肥)的卖壳上市协议。这标志着,在继青海盐湖系之后,我国又一家钾肥资源上市企业正式进入上市日程。在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股份合并接近尾声之际,中国钾肥行业又在股票市场释放了一个重磅讯息。
受卖壳消息刺激,复牌后前两个交易日——7月16日、17日,吉林制药股价累计涨幅达到20%。本周一7月21日,吉林制药开盘价12.75元,比上周五收盘价11.59元增长10.01%。在股票市场,投资者普遍看好即将上市的滨地钾肥。
揭开滨地钾肥神秘面纱
对即将上市的滨地钾肥,不少业内人士感觉非常陌生。其实,这并不奇怪——滨地钾肥第一批产品6月26日才刚刚投产,目前企业还在“海选”代理商。但是,据了解,滨地钾肥的资源量、生产及市场潜力却不容小觑,预估股票市值将达100亿元。
滨地钾肥成立于2007年12月,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大盐滩,注册资本为13.8亿元,目前实缴出资额9.95亿元,协议约定8月28日前缴足全部注册资金。滨地钾肥共有7家股东,均为早前不为农资行业所知的企业。控股股东为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冷湖滨地),拥有70%的股份,参股股东包括格尔木思能达、上海数派实业、青海辉旺矿业、福建福瑞投资、长乐榕华贸易、上海大景文化等。
控股股东冷湖滨地成立于2004年5月,同样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大盐滩。冷湖滨地拥有海西州冷湖镇昆特依钾矿床大盐滩832.09平方公里矿区的采矿权,有效期限为2005 年5 月至2010 年5 月,采矿权期限为23 年,至2028年5月结束,到期国家收回采矿权。在采矿权出让期限内,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时,冷湖滨地无需再缴纳采矿权价款。此外,冷湖滨地还拥有大盐滩矿区土地使用权,面积为2.9公顷。冷湖滨地上述采矿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也将注入滨地钾肥公司上市。
上市以后的滨地钾肥,将拥有年产能78万吨的采矿权证,均为农用钾肥,其中氯化钾10万吨,钾镁肥20万吨,硫酸钾48万吨。氯化钾与钾镁肥合称“30万吨钾肥项目”,已于2005 年获得海西州发展计划委员会核准,目前已投入生产,产品即将上市。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也于今年6月24日获得青海省发改委同意,公司正在申请将30万吨/年采矿权证换领78万吨/年采矿权证。2010年下半年,48万吨硫酸钾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滨地钾肥年产能将达78万吨。
未来市值近百亿
负责审核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认为,虽然还有诸多交易细节有待商讨,但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实施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据报道,发行对象对滨地钾肥未来的发展情景充满乐观,预计2008年下半年可实现净利润1.6亿元,2009年可实现净利润5.2亿元,2010年可实现净利润8亿元,而市值规模可达100亿元左右。滨地钾肥原有股东更是做出承诺,如果买壳上市后3年内净利润低于评估数,7家股东将以现金补足。
据悉,滨地钾肥拟于上市前吸收投资者,增扩注册资本。目前,滨地钾肥股东中缺少业内资深企业,在引进新的注册资本之际,业内哪家企业能获得这一注资机会,成为滨地钾肥的战略投资者呢?记者采访发现,截至发稿为止,中农、中化目前还没有参股消息。但是,毫无疑问,成为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将在中国未来的钾肥市场中占据颇有影响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