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诗歌就是思想底层的土壤

孙世堂

  《岁月书》是王锡义先生第一次单独出版的诗集。

  本书收录王锡义先生1968~2008年四十年间所写的诗歌189首,其中有186首原载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王锡义营销著作《驻点直销模式》中的“下篇——四十年诗存”。

  2008年7月,在驻点直销模式创立十周年之际,商务部国际商报社联合中国商务出版社编辑出版《驻点直销——一个营销王国的十年报告》。因该书作为国际商报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图书,故对王锡义所作诗歌未予收人。

  我非常理解国际商报社的做法。古体诗是韵文,与其他文章的文体不同,而且新书中王锡义对驻点直销模式的论述作了大幅度扩容,还收载了国际商报社关于驻点直销的大量系列报道和专家评论,已经达到50万字的容量,因此把诗剥离出来是完全应该的。然而,我还是感到有点缺憾,因为,我认为王锡义诗歌与他首创的驻点直销模式存在着一种渊源的关系,我们从王锡义诗歌中可以感受到驻点直销模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底蕴,或者可以说王锡义诗歌是了解驻点直销模式的切入点。

  国际商报社张彦先生曾考虑将王锡义诗歌加评析出电子版,与图书版配套发行。后来,应黄山书社之邀,我们决定单独结集出版,并决定将此书作为《驻点直销——一个营销王国的十年报告》一书的姊妹篇,推向市场。

  这两本书的同时出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一部诠释“做事”的规范和标准,另一部彰显“做人”的品格和精神,相信广大读者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诗,写得这么清新、自然,别开生面,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谈何容易呢!我在圈圈点点地阅读之后,进而发现这其中竟有一些足以传世的精品佳作,或者说是非常有个性特点的作品,应该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比如《抒怀言志篇》中的“一团火”、“三十九岁抒怀”,《风景游历篇》中的“冬日翻越大别山(三首)”、“过阳平关”、“谒西楚霸王故里及祠(四首)”、“夜过祁连山(两首)”、“虎跳峡”、“赞宜昌”、“遥望昆仑”等。即使在《商海云帆篇》、《友人唱和篇》和《生活情趣篇》中有一些应时、应景、应酬之作,也都注入了真情实感,或发人深思,或诙谐风趣,同样值得一读。

  王锡义作为一名国企高管,与其他文人不同。他指挥遍布25省的六国营销团队,年销售高浓度磷复肥120万吨以上,回笼资金30亿元,公务之多,责任之重,决定了他写诗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而只是一为“自励”,二为“赠友”。《抒怀言志篇》和《风景游历篇》共90首诗都是他在个人经历的一些重要时期或关键时刻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披露,主要为了自警自励,具有较明显的自传诗性质和历史阶段性特征,如“调省工作有感”、“受聘经营副厂长有感”、“有感于拿到文凭”、“心里话”、“天山遇险记”等。《商海云帆篇》、《友人唱和篇》共72首诗主要是赠友。《生活情趣篇》27首二者兼而有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逆境、对人生、对工作、对亲友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品格、智慧和精神,可以看出他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曲折坎坷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对“三农”的关注、关切,可以看出他对厂家、商家的肺腑之情,还可以看出他对驻点销售员的教育和激励。

  中华合作时报首席记者阴剑锋在“我们生活在需要思想的年代”专稿(载《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11月30日头版整版)中提出了中国农资界研究“王锡义思想”的命题,笔者认为,研究驻点直销模式必须研究王锡义思想,而研究王锡义思想必须研究王锡义诗歌。

  如果说,驻点直销模式是一棵参天大树,理论篇、模板篇、战术篇是它挺拔倔强的干、摇曳多姿的枝、郁郁葱葱的叶,那么,王锡义诗歌就是这棵大树底层的土壤和根须。

  如果说,驻点直销模式是农资营销领域的一座大山,那么,王锡义诗歌则是蕴藏丰富的思想和艺术的人生库存。

  这里姑且不论王锡义诗歌的思想性和它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因为我认为诗的思想性和时代精神是必须通过诗的艺术性才能体现的,这正如酒与瓶子的关系,所以,笔者想从探索王诗的艺术特色人手,从这里走进王诗的精神境界。

  收入本书中的189首诗,时间跨度为40年,却保留着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在艺术风格上看不出不同年代的印记。这就说明,作者在始终如一地追求一种风格、一种流派,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格、一种流派。我认为,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别开生面的王锡义式现代古体诗。

  王锡义式现代古体诗艺术的总体特色:一是题材求“实”,都是因事、摹景、赠人之作,托物言志,借景生情;二是诗意求“真”,大抵先叙事后抒情,情因事发,发自内心;三是语言求“朴”,质朴自然,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具匠心,雅俗共赏,意味深长。他的诗大多是即兴之作,兴之所至,一吐为快,平实自然,言简意赅,感染力强。

  本书第六章收录了王锡义1970~1989年间“诗意日记”16篇。其中,对疾病态度的5篇,记个人修养方面的自律、自警、自醒、自嘱等11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无论升迁或遭贬斥时的忠于党忠于人民一颗赤子之心,可以看作是王锡义创立驻点直销模式前的精神积累和思想准备。尤其是作者在日记中说“野心不可有,雄心不可无”;“我的雄心就是要做同行中佼佼者”;“争做第一名,保证前三名”。他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都如愿以偿地兑现了。

  我挚爱王锡义诗歌。也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缘故,我觉得王锡义诗歌虽然不像美酒那样强烈,也不像咖啡那样神秘,但它确是中国本土的一壶绿茶,让我在潜移默化的平淡中领略到一股醇厚的芬芳,那么隽永,历久难忘!

  (孙世堂,教授,作家,安徽科技报专题部主任;本文为《岁月书》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