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几天了,北京的天气越来越热,人们追捧奥运的温度也越来越高。7月20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奥运村预开村,12个代表团先遣人员办理入住手续,村内各门店全部开张。奥运村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北五环和北四环之间,北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邻国家体育场鸟巢。全村将为16000名运动员及官员提供居住、生活、休闲和娱乐等服务。在同一天,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也开始了,平时开车上班的人有的重新走进地铁站,有的骑自行车或者徒步上班。一些有车族则通过网络找到了开车出行的“另一半”,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拼车族生活。
在阿文的记忆和经验之中,从来没有感受到北京有如此的热度。这个热度不仅仅表现在纯粹的对奥运体育的热爱,其中还带有许多狂热的市场经济氛围。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所谓的精英白领,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个体私营经济,谁都想搭上北京奥运经济快车,让自己在这个年头火一把。比如从山东菏泽启程,志愿走遍全国,义务为大众擦鞋的张玉贵夫妇来到王府井街头,免费为北京市民擦皮鞋。有人就指出,张玉贵夫妇擦鞋的义举,也难逃为自己炒作嫌疑。 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互联网倒卖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门票,直接做起了“奥运的生意”。
阿文逛烟市时,有个烟店的老板诙谐地对阿文说:炒作其实就是过去老北京的吆喝,用现在的的话来说也叫做广告和促销。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市场经济年代,真的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不犯法,达到了目的就是成功。这位老板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基于他自己开店的经验而谈。
由于北京奥运的重要概念之一是绿色奥运,绿色奥运提倡无烟奥运,北京市政府为此特别下发了“禁烟令”。北京的许多公共场所都被禁止吸烟,按照常理来说,北京的烟市应该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真实的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北京的烟市却涌动着一股兴奋躁动的暗流,因为他们同样可以巧妙搭上奥运经济的这班车。
为备战奥运烟市,许多卷烟零售户已经备足了各种品牌的卷烟。他们相信随着奥运会开幕,人流将像洪水一样向北京涌来。在这些人流当中不乏烟民,有人气就有市场,因此无论卷烟供应商还是零售户,他们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期待奥运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