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7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调研楚雄和文山烟区时强调: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讯  不久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到全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之一的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委会和云南省新烟区开发示范区之一的文山州平远镇小舍姑新烟区开发示范区进行工作调研。

  白恩培先后察看了子午镇法邑试点示范村的互助合作农场式种植管理、工场式烘烤、信息化管理建设情况,详细了解种烟成本、效益和农场式种植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向烟农询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相关问题之后,对楚雄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白恩培认为楚雄通过烤房建设和烟水工程建设,烟叶的基础优势已显露出来,并在整个农业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楚雄区域规模化做得很好,户均种植规模较高,基础设施也比较配套;楚雄通过推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解决了过去群众种烟费工、费时、工序复杂、风险较大、种烟比较效益下降的问题;烤烟种植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在楚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都得到实现。

  白恩培在考察文山州平远镇小舍姑新烟区开发示范区时,认真察看了该烟区烤烟生长、烟水配套工程、烟田整治工程、烟区道路建设、工场式烘烤、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防雹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在详细了解土地整治、新烟区示范项目整村推进及种烟成本、种烟效益等情况后,白恩培对“文山平远小舍姑新烟区开发示范项目”同样给予了充分肯定。

  白恩培评价小舍姑示范区整个项目统筹规划起点和标准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烟田、烟水、烟路、烤房统筹配套,一次建成;小舍姑多年来种烟在1000亩左右,示范区总体规划2.18万亩,今年种植8000多亩,集中连片,真正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小舍姑示范区建设坚持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相结合,坚持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坚持同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相结合,坚持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烟叶质量、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提高烟农收入;小舍姑示范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土地调整,实施规模化种植,推行机械化作业,实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有效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和种烟成本,规模效益初步显现。小舍姑示范区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一个样板,是新烟区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白恩培强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烟草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一是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烟水路配套,应该说,烟草对这件事情抓得非常好。二是要保护烟农的积极性,归根到底是烟叶生产质量要提高,效益要增加,农民要满意,后劲要增强。三是搞好规划,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很重要,规划好了,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四是要把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云南省的烟叶生产在全省烟草产业和全国烟草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云南省卷烟工业重要的优质原料基础,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基地,特别是全国重点高端品牌的主要配方原料需要云南省烟叶支持。楚雄子午镇法邑村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是巩固提高老烟区的示范,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小舍姑是培育开发新烟区的示范,巩固提高老烟区也好,培育开发新烟区也好,就必须走这样的路子。要在继续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坚定不移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模式。要创新烟叶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的需求组织烟叶生产,加强同工业企业的协调配合,围绕工业企业的品牌发展组织烟叶生产;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推行租赁承包经营,稳步推进股份合作经营,引导发展农场式经营,更好地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当前,全国烟草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云南烟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巩固提高老烟区、大力开发新烟区。云南卷烟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特别是要增加一类卷烟的比重,烟叶生产也要继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最终达到烟农增收、财政增收。云南的基本烟田建设要达到1200万亩以上,建设标准要像小舍姑、法邑村这样。培育开发新烟区要起好步,巩固提高老烟区要加快进度,对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要逐步调减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每年投入20亿,要鼓励工业企业办基地,要整合资金配套投入,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现代烟草农业和新烟区建设。

  (张昭富 张庆刚 沈志

  图为白恩培一行在听取小舍姑新烟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张昭富  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