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济南市场传统花茶销量较前两年下降20%以上
花茶何时东山再起

赵建设

  茉莉花茶是我国比较传统的茶叶品种,深受北方地区消费者的欢迎。但近一段时间,出现了销售额下滑市场不景气的状况。济南市场传统花茶销量较前两年下降20%以上。

  从目前北方茉莉花茶销量最大的济南茶叶市场看,茉莉花茶销售的基本情况是:销售总量稳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不是很大。整个市场的各种茶叶“走量”,花茶份额仍占到60%左右。高档特种手工工艺花茶,虽然价高,但因质量好、样式新颖、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越来越受广大花茶消费者的欢迎,销量呈上升趋势。传统花茶普通品种,虽然价格偏低,但质量参差不齐,城镇消费者购买欲明显减弱。加上农村、乡镇部分年轻人消费群体也逐渐由花茶消费转为绿茶或铁观音的行列。因此,传统花茶品种走量减幅明显。

  茉莉花茶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花茶消费意识缺乏有效的引导,消费者普遍存在“花茶是低档消费,价低、质差”的观念和“花茶加工环节多,受污染多,卫生条件差,品饮缺乏可靠的健康保障”的顾虑,造成了消费者花茶消费量止步不前的问题;二是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上,有舆论误导的问题,在消费者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三是茉莉花茶的生产加工缺乏规范性。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技术人才缺乏;四是花茶的知名品牌、企业较少,具有品牌知名度的花茶品种就更少。在许多地方一直以来,比较受大众认可的茉莉花茶的批发价格一般在十几元到二三十元每斤不等。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茉莉花茶就是价格低廉的茶叶”、“最便宜的茶叶就是茉莉花茶”、“茉莉花茶不是高档茶叶”的误解。五是从全国总体讲有关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对花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花茶生产销售等专营企业对花茶促销运作的力度不够,业内外舆论宣传媒体对花茶消费正确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茉莉花茶的销售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山东及周边地区,具有忠实的消费群体。北方人长期的饮茶消费习惯,决定了花茶永远不会被市场所淘汰,茉莉花茶消费仍会在各种茶叶消费中占很大比例。但是,随着人们消费档次、习惯等方面的不断改善,大家对花茶的品质、加工工艺、品饮艺术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品质有知名度的花茶,不再会因价高令消费者望而却步,人们会跟随“喝卫生茶、喝高品质茶、保身体健康”的饮茶潮流,加入到高档特种花茶消费群体之中。“高品质、高价位、品牌性”的花茶将会越来越受青睐。

  根据茉莉花茶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茉莉花茶未来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就如何促进茉莉花茶的消费以及对发展茉莉花茶产业,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营企业要齐抓共管,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消费观念的更新,扩大品饮花茶有利于健康的知识推广。组织花茶营养学专家,在业内外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媒体上开展饮用花茶有益健康的知识讲座,撰写发表相关花茶保健方面的知识性的文章,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茉莉花茶。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花茶也有高档品,保健功能与生俱来。让广大消费者了解,茉莉花茶不仅有绿茶的保健功效,而且还兼备茉莉花特有的保健功能。

  如果茉莉花茶产业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将不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最近几年茉莉花茶市场变化情况来看,必须适度控制生产规模,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应该稳定目前的茉莉花种植面积,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加强新品种研究,发展无公害和有机茉莉花生产,促进花农的经济收入提高,提高花农生产茉莉花的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广西横县已经制定了茉莉花茶加工和产品标准,加大了对茉莉花茶加工设备改造力度,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通过QS认证。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茉莉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实现茉莉花茶加工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提高茉莉花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

  茉莉花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茶叶品种,保持其稳定发展,对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意义。

  济南茶叶市场总经理刘勇,对笔者深有感触地讲:“由于受其他茶类影响,目前茉莉花茶在北方主要市场的份额的确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茉莉花茶理解存在误区,使得茉莉花茶在市场的地位下降。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证明茉莉花茶特有的保健功能,并且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传饮茉莉花茶的好处,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茉莉花茶”。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茉莉花茶要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利用国际市场对茉莉花茶潜在需求较大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使茉莉花茶在国内市场东山再起!

  (作者系济南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