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解决农产品“卖难”已成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农产品卖难一直是我国农民面临的重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困扰了我们多年的难题?当前看,集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农产品积压,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但是中间缺少的恰好是信息的有效对接,所以,信息变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促进信息的对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供求信息的传播,让供求双方都能在市场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另外,加强对农产品安全性的宣传,及时澄清谣言,科学解释地震等灾害的威胁,增强客商安全感也很重要。曾有 “香蕉致癌”的谣言,导致海南香蕉遭遇大量滞销。这说明,农产品销售的“信息战”确实不可小视,一定要时刻警惕不良信息对市场安全的破坏。
其次,优惠政策仍然要继续实行。农产品“绿色通道”仍需加强,针对灾区农产品运输的适当的补助也可以加大。同时,政府要鼓励和号召超市、商场、加工企业“以购代赈”,主动到灾区采购。
再次,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供销合作社是从事农产品购销的合作经济组织,其领办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经济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都在农产品购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供销社有着自身的网络优势,它的网络遍布全国城乡,尤其是近年来,“新网工程”大力发展,使得供销社把网络触角不仅延伸到了城市,还延伸到了偏僻的村屯。
在地震后第一时间,供销社立即发挥了“销”的优势,立即恢复了日用工业品和农资供应网络,为灾区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资供应。同样,供销社还要继续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继续发挥“购”的优势,寻找各种途径,帮助灾区销售大量积压的农产品。
农产品卖难,如何破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曲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