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源于采茶的劳动生活与民歌演唱,所以凡产茶地区都有这种歌舞形式流传。采茶歌,曲调优美、活泼清新,包含了茶山优美的景色与诗情画意般的青年茶农的生活;采茶舞,节奏轻快、动作活泼,充分展示了采茶生活中丰收的快乐。如今,采茶歌舞已经不再只是茶农们自娱自乐的节目,早已走上全国各地的舞台,成为各类节庆活动的重要表演艺术形式。
7月9日,中国农民歌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文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滁州市政府、安徽省文联承办的以“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国农民歌会拟于11月在安徽省滁州市举办。届时,就将有东南民歌采茶调的表演。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一份大包干契约上按下了他们的手印。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30年后的今天,举办一场“中国农民歌会”颂扬农村改革的历史性贡献,反映安徽农村改革的全国性影响,在包括总导演、音乐统筹、撰稿在内的中国农民歌会创作班子看来,将歌会举办地址选定于安徽滁州——这个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举办,是一件既有创意又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全国为农村、农民专门创作的晚会很少,而这场“农民唱,唱农民,唱农村”的中国歌会将会更加生活化、色彩化,富有乡土气息。歌会的内在架构包括土地情深、乡村恋曲、美丽家园、幸福憧憬4个块面,基调质朴、动情、厚重,体现农民与土地的深层联系,体现改革开放、农村税费改革对改变农村面貌、农民生存状况的历史意义,传递出8亿农民的共同心声。采茶歌舞以它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期待。
7月16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赣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赣州)地方戏展演赣州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闭幕。5天来,湖南、安徽、云南、广东等省的专业艺术团体以及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的100多位演职人员竞相献艺,以花灯、采茶戏、花鼓戏、黄梅戏等节目样式,演出了7场21个优秀的剧(节)目,使赣州这座千年宋城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经过专家、评委的评审,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的《豆腐哥·豆腐嫂》、韶关市采茶剧团的《寡妇门前》等被评为“地方戏曲牡丹亭”奖优秀剧目奖。专家组还评出了16台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编剧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组织奖。
闭幕式中,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的13位艺术家演绎了京剧、赣剧、扬剧、秦腔、晋剧、昆曲等经典剧目,气势宏美的京剧、古老的秦腔、欢快的赣南采茶曲等让现场的观众如痴如醉。 (万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