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奥运圣火在我的家乡内蒙古传递,看着电视画面上载歌载舞、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用特有的摔跤、骑马等形式表达着他们的祝福,我激动了起来。尽管我不是蒙古族,但我生长的城市,聚居了蒙古族,耳濡目染下,我自幼吃着手扒肉、喝着奶茶,亲历了蒙古族人民对茶的敬重和依赖。
蒙古族人民大块吃肉、大碗喝茶,显现着他们粗犷的性格和豪迈的气魄。在草原上,“会走路就能跳舞,会说话就能唱歌”,这句谚语浓缩了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是蒙古族人的美德,而表达热情好客的主要方式是敬奶茶、吃手扒肉、跳舞唱歌,而敬茶又成为这三种方式中的重中之重。
蒙古族喜好奶茶。奶茶可以选用紧压茶中的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青砖茶等,与维吾尔族喜好用茯砖茶熬制奶茶不同,蒙古族则偏好于青砖茶熬出的奶茶,特别是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生产的青砖茶,我在几岁的时候就知道了它。赵李桥的品牌认知率在牧民中始终排在第一位。据说,近年来也有一些边销茶企业到内蒙古开拓市场,但在蒙古族人民中始终不敌赵李桥的青砖。熬制一壶正宗的奶茶,有很多的讲究,除选用铜壶、煤火、鲜牛奶外,技术很关键,茶、水、奶的比例,火候等的把握都异常重要。要想熬出一壶味醇、鲜香的正宗奶茶往往也要练就十余年的本领。
在蒙古族家庭中,再贫困的人家也不能缺了茶,客人来了首先要敬上一大碗香喷喷的奶茶,而且给客人斟茶的方法也有严格的讲究,手势、动作,男女是有区别的。客人来了,即使是刚刚熬好的奶茶也不再端给客人,必须重新煮茶,还一定要让客人听到捣茶的声音,以此证明不是旧茶。我的蒙古族同乡长辈照那斯图,早在青年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蒙语工作,如今已近70岁了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每次到他家,即使是刚刚煮好的茶也不再端出来,而要再煮新茶以表达诚意。
在蒙古族人的眼睛里,茶是富裕的象征,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茶是蒙古族祭祀中最重要的贡品,祭天、祭地、祭祖宗、送礼绝不可缺了茶。在蒙古族家庭中,富裕的标志并不是看家中有多少存款,而是要看存了多少茶。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家附近住了一户喇嘛(喇嘛教,藏传佛教的一支,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当地人称三喇嘛。据说,看病很灵验,周边上百公里的牧民前来求医问药,很多人一磕一拜走来,来的时候不要带什么,等回去病好了要来答谢三喇嘛,而在答谢的时候,就要供上茶和羊了。三喇嘛是当地最富裕的人家,宅子很大,还请了很多雇工,他家里的茶也是最多的。蒙古族最高级别的盛会那达慕大会上,赛马、摔跤项目中获奖的选手奖品里必须备有茶。大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草原上,一只羊可以换得一块茶,一头牛可以换得一筐茶。如今,一只羊恐怕能换得十块茶了,茶价虽然也涨了,但上涨的幅度并不大,国家为保护少数民族人民的饮茶习俗,在边销茶上执行了补贴的政策。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蒙古族人早晨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熬制奶茶,往往由家庭中的女主人完成。熬好的奶茶第一碗首先要敬天、地、神,然后才能自己享用。蒙古族人民的饮食离不开奶茶,以干奶食、干肉、炒米等干燥食品为主食的饮食习惯,需要奶茶来冲泡。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蔬菜较少,而茶叶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可以代替蔬菜,用来补充人体的需要。茶叶有助消化的功能,以奶食和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必须通过饮茶来消食助化。此外,边疆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喝奶茶也成为一种有效的御寒方式。熬完奶茶后的茶渣在牧民们看来也是一大宝,将这些茶渣收集起来泡脚、洗头、治外伤,往往可以解决牧民们的小痛小痒。
蒙古族人民在常年的饮茶习俗中还形成了草原茶文化。草原佛教文化中还有蒙古族《茶经》。目前,在蒙古族的许多寺庙中,每当法会的时候,必然要诵读《茶经》。蒙古族《茶经》异常珍贵,目前惟一最完整的《茶经》保存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莫日格根庙里,该庙三世活佛在16世纪中叶著作了蒙文《茶经》。1932年,草原上还举行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草原茶宴,茶宴发生在拥有塞北拉萨之称的希拉木伦庙。当时九世班禅喇嘛要到庙里来惯顶,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贡献的茶堆积如山。该次茶宴特别选用了当地著名的班禅泉的泉水和赵李桥茶厂的青砖,搭建了两口大锅,熬制的奶茶可以保证几百人同时饮用。如今,祭祀用的水依然从该泉取用,两口大锅也成了蒙古族草原茶文化的见证。
近年来,各地茶文化异彩纷呈,但蒙古族茶文化为外界鲜知。其实早在1995年,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之时,新加坡就特邀了蒙古族茶文化代表团赴新加坡进行了茶艺表演,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内蒙古最大的草原旅游集团——格根塔拉,在草原上搭建茶屋,表演蒙古族茶歌茶舞,向游客介绍蒙古族茶文化历史,多年来一直坚持弘扬蒙古族茶文化。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在他出版的《草原茶路》里也记录了草原上的茶文化。
蒙古族人民嗜茶,不可一日无茶。17——19世纪,蒙古族所聚居的这块土地上还是中国茶叶北方外运的重要通道,在这块土地上创下过中国茶叶出口的辉煌篇章。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弥漫在草原上的茶香,表达着蒙古族人民的醇厚与热情,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