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供销社以推进体制创新入手,突出为“农”服务,走出了一条社兴民富的发展新路。
200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推进供销社体制创新大会,提出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成农村经济区域服务中心,县以上联合社改造成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者。全市各级供销社积极响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可喜成绩。
挂起牌子树形象。“以前到基层去,连供销社的牌子都找不到,现在我们把牌子挂起来,让农民们知道还有供销社,还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郑州市社负责人指着设计新颖的“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告诉记者。今年该社统一设计制作了标牌和门头方案,推广和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截至6月底,已在县、乡两级供销社办公室场所和各经营网点悬挂了统一的标识。市供销社机关和直属单位办公场所也全部悬挂了统一的标牌。
发展农合帮民富。供销社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各级供销社依托当地的重点产业和种养业习惯,采取自办、领办、协办等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236个、发展协会53个,年助农增收4500多万元。荥阳市益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由2002年的68户发展到现在的386户,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入社农户提供“二供三包”服务,即供应良种仔猪、供应各生长阶段的浓缩饲料,包防疫、包饲料技术管理指导、包商品猪销售,带动当地饲养户5100余户,年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元以上。中牟县农民经纪人协会在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被作为全省供销社系统的典型赴全国总社做典型经验发言,被推选为全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理事单位。
(宋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