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在省社调研时希望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在云南省社调研时希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报讯(驻云南记者 饶永  通讯员 王嘉相)近日,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带领省政协“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调研组到云南省供销社调研。他指出,目前云南省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希望省社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抓好典型引路,在提升农业产业化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王学智指出,近年来,云南省供销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一是改革取得了好成绩。实现了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结束了11年亏损,实现了盈利,连续三年受到全国总社表彰。二是思想观念有创新。“两社一会”和“四进村、五个有”的发展思路顺应了当前的形势,综合服务社沟通了城乡流通,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专业合作社按市场规律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发展思路有创新。

  王学智强调,供销社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认识问题要明确。提升农业产业化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现在供销社发展的专业社有1200多个,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已经有了产业化的雏形。虽然这些专业社目前实力弱小,但它是按市场规律发展起来的,是有生命力的。供销社的工作和农民最贴近,农民增收了供销社就发展,农民穷则供销社也穷,供销社要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二是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发展。组织化是产业化的重要一环,组织化程度越高,产业化水平就会越高。产业化的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产业化要求企业和农民之间必须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专业社要研究如何按市场规律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产业化把农民组织起来对繁荣农村经济大有好处,对提高农民素质大有好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目前,1200多个专业合作社太少了,希望你们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加快发展,步子再大一点,速度再快一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三是要注意“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整合。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法抵御市场风险,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注意整合。四是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要认真总结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成功经验,抓典型引路,抓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局面的形成。五是抓好培训。培训要分层次,要抓好分管供销社的领导、供销社人员、农村经纪人的培训,有的可以送到北大、清华学习,要让他们懂得市场经济,懂得市场经济的规律,懂得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