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7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辽宁盖州市供销社
建农民的放心和希望工程

本报驻辽宁记者 任军

  辽宁盖州市供销社在“新网工程”建设中,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在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鞭炮烟花的连锁配送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推进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的购销体系建设上也取得重大进展。“新网工程” 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影响力逐渐扩大,已日益成为当地农民心目中的放心工程、希望工程。

  盖州市社一班人把“新网工程”当作供销社的主业来抓。市社成立以主任陈岩为组长、副主任杨东华为副组长的“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举全系统之力,完成这项任务。他们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新网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争取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他们制定“新网工程”三年建设规划,盖州市发改委、营口市发改委皆予以立项备案;辽宁省发改委还把这一规划纳入到省政府发展项目中。这是辽宁省第一个“入围”的 县级供销社项目。今年年初,他们召开了全地区“新网工程”建设启动仪式,300多家农资农家店的代表与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会上表彰了34个在“新网工程”建设中成绩优异的单位;有近1000多种优质产品展示展销;有10多家超市与连锁配送企业签订了协议,协议金额达150多万元。

  他们本着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的原则,努力把“新网工程”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优质工程。首先,注重抓好配送中心建设。他们积极引进社外资本,实施开放办社、联大靠强、双赢发展的战略,先后引进系统内外30多户企业进入到“新网工程”的配送中心行列中来,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形成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鞭炮烟花、再生资源、农副产品购销等五大体系配送网络,年配送额可达1.2亿元。

  其次,搞好网点建设,夯实网络基础。经过“新网工程”建设改造,系统近300多家经营网点店容店貌都大大改观。他们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新网工程”标准店360个,新增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年平均销售额达1.5亿元。这些新建的营业网点外貌统一,店内宽敞明亮,使农户享受到城里人的消费环境。

  第三,做好连锁配送的“六统一”。目前,该市“新网工程”系统的农资店和农家店与连锁经营企业都有进货、计量、质量、价格等合同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基本上做到了统一进货、统一质量、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店面、统一标识的“七统一”,规范经营,效益良好,达到了“政府得形象,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第四,在“新网工程”建设中注重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日用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双向流通。已有50多个农家店办起了农民专业经济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每年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上万吨,销售额达1.8亿元, “新网工程”成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的绿色通道。

  他们还注重提升“新网工程”的内涵,把“新网工程”建成农民的希望工程、致富和幸福工程。他们在建设“新网工程”工作中,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先行工程来抓。

  他们主动把营口市供销社“益农信息网”作为盖州市“新网工程”的信息平台,现已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成盖州市“益农信息网”工作站。

  他们从建立辽宁省测土施肥服务点入手,针对本市农业生产的特点强化“新网工程”农化服务内容,提升了“新网工程”建设的含金量。目前有190多个“新网工程”农家店建成了综合服务站,有20个综合服务站建立了村级红白喜事便民餐厅,有30多个商店开办了代办电话手机交费业务和农民人身财产保险业务,有200多个店为农民免费送货。有的地区还成立打井队,添置了放映机,建立了小型图书室,丰富了群众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