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银根紧缩四重压力下,纺织行业生存艰难。从无锡市经贸委获悉,今年前5个月无锡纺织行业亏损3亿元。
“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难做出口了。”无锡一家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算了一笔“亏损”账: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累计达20%左右,这家企业凭借出口免验和品牌优势得以在与外商谈判时适度提价,消化了8%,但仍有12%无法消化。去年因人民币升值又影响利润650万元。同时,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又“吃”掉138万元的利润,而国外进口商普遍不接受涨价。成本上升是企业利润的又一大“痛”。春节后劳动力用工成本上升20%。能源成本上升,致使电费上涨0.025元/度,煤价从去年11月的每吨630元上涨到950元。用石化原料生产的化纤面料、各种服装辅料、国际国内运价也都上涨20%左右。粗略估算,这三项涨价就增加企业成本500多万元。银根紧缩下,纺织服装企业被银行列入“黑名单”,压缩贷款大大增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四重”压力让这家殷实的盈利企业成了新的亏损企业。纺织业的不景气累及上游的布料加工行业。由于接不到足够的订单,又忧愁维修、养护费用等成本的上升,钱桥地区一家为织物进行印花处理的小型印花厂,日前卖掉了厂内的一台印花机,只留下一台机器运作。“三四年前,印一米布能赚上个一两元钱,现在印一米布只能赚一毛钱。”该厂有关负责人感慨。
从无锡市经贸委经济运行处了解到,目前无锡共有纺织出口企业1178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今年1―5月,无锡纺织行业生产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全行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低于全市平均增幅18.2%,利润增幅较去年末回落1.6%,纺织业和服装业出口出现负增长,全行业亏损额达3亿元,亏损企业数同比增加35家。业内人士表示,纺织服装企业属劳动密集型,本身利润率就低,如今随着各项企业成本的提高,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一些纺织服装企业表示,今年将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严冬期”、“生死期”。(红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