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7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生坚持一件事
——访江苏常熟市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宗有威
本报首席记者 阴剑锋

宗有威近影

  “常来常熟就熟了”,这是江苏省常熟市的一句城市广告语。这句极具亲和力的广告语据说出自常熟市一位市长之口,见到常熟市农资公司总经理宗有威时,他也说了这句话。或许他并没有刻意向记者宣传常熟,但是这句话明显传递出他对于这片在此奋斗了多年的土地的热爱。

 

  从事了一辈子农资事业的宗有威说:“我一生就坚持一件事:做农资。或许我并没有多少宝贵经验,但是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记 者:从事农资一辈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这种坚持的力量从何而来?

  宗有威:我17岁进入供销社,今年63岁,从事农资行业46年了。或许年轻时并没有下定决心,但是慢慢的和农资感情越来越深。虽然,农资经销是一个不可能大富大贵的事,但是我知道农民需要,农民需要的事我要坚持去做,因为我曾经也是农民。

  记 者: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对于行业影响巨大,您亲身经历了这场改革,您认为改革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宗有威: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企业是改革的受益者。

  改革对于我和企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如果不改制,我60岁就应该退休了,而改制后,我现在还继续工作,这给了我发挥余热的机会。二、我们有了更大的分配权,企业员工多劳多得,向心力、积极性都提高了。实际上改制后好处多了,政府的凝聚力强了,企业的主动性强了,整个行业的生机活力显现了,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提高了。

  农资放开是件好事情,但关键还在农资经营者抓住机遇,适应环境,现在更应该与时俱进。十年改革我们公司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我们的经营量,这十年每年基本上涨20%左右,现在的经营量和1998年比,翻了一番。1998年销售额2个多亿,到去年已经接近6亿元。现在,我们在常熟当地的供应量已经达到市场的85%左右。

  如果在计划经济发展时期发展没有这么快,我们现在讲的是企业要做大做强,我说还要做活。但是,企业要做活,没有背后的资源和资金支撑,我们的压力也会很大。我们就全力抓资源、抓工厂,现在合作的工厂有816、淮南,还有山西焦化等,这为我们保证地方农资供应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和金融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在资金上获得银行系统的大力支持。这些变化有我们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行业改革为农资系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记 者:做农资既要承担社会责任,也要面临市场风险,这两者如何平衡?

  宗有威:这是大家都面对的现实,在常熟,这些问题基本得到很好化解。

  首先,地方政府的支持很重要。多年来,常熟市政府对我们很关心,在去年年底已经将农资补贴下到了财政,政府每年给我们补贴,连续三年,每年60万储备贴息。市委政府要求我们要保供保质、适时稳价,我们公司十几年也是一直按照这八个字来做。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领导会来开新春茶话会,听取工作汇报,我们也向政府保证,我们的化肥比周边县市供应价格要便宜。

  其次,关键要靠我们自己来经营。近年来,在保证当地农业用肥需要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工业原料市场。例如我们合作的江苏东盾木业集团,年产人造板100万立方,需要尿素做原材料,他们公司70%的原料尿素都是我们供应的。我们去年销售尿素800吨,其中农业上200吨,工业原料600吨。通过供应原料赚点钱来弥补在供应农业上的成本,因为供应农业基本上是保本,这就是我们的“以工哺农”。政府关注企业,企业顾全大局,这就是常熟农资稳健发展的根本原因。

  记 者:这些年化肥市场风起云涌,涨涨跌跌,而现在的高肥价似乎已经超出农民的承受力,您认为这些问题有没有办法来解决?

  宗有威:行业改革以来,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这个过程是必然的,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跟上。

  过去的经历已经证明限价政策不能单方面解决问题。化肥涨价必须从源头上解决,现在国家加大了农资补贴力度,有人呼吁给流通企业补贴,我不赞成,这样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补给我们经销商没有意义,政府难以监管。农资补贴最好补给工厂和农民,这样可以核实生产成本,同时限制出厂价,一补一限结合起来,应该会受到较好效果。

  我们这里杂交水稻要使用复合肥,去年复合肥很正常,连续三个月价格都维持在2200元在2400元之间。而现在,我们拿回来是4500元,我批发价是4300元,农民用不起啊。农民买品牌复合肥一亩地投入200元,测土配方施肥一亩地投入100元,节省100元。我就向政府汇报,可不可以搞测土配方,能不能通过农业部门、土肥站搞测土施肥,政府补贴也可以在这一方面给予支持,这样农民在肥料上的投入将会减少,也会进一步稳定化肥价格。

  记 者:作为一个地区农资供应的主渠道,您如何让当地的老百姓认可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宗有威:我始终坚持一点,干农资要凭良心,要让老百姓满意。我们常熟的化肥价格和周边县市相比较要低5%左右。有时提价是为了防止窜货,保证旺季供应,如果再低的话,到供应的时候就没有肥了。我们首先要保量,到农民使用的时候买不到肥,首先骂的是政府不是骂我。上次我们市长说,首先保量,没有东西我找你。

  做人要诚信,做企业也要讲诚信,这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企业理念。说实话,对于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很痛恨。看着有些农民因为假劣农资而庄稼受损,我们很伤心。复合肥不好做这是大家公认的,因为复合肥容易造假。少一个含量就是少七八十块钱的成本,农民哪能看得出来。为什么农民原来喜欢进口的俄罗斯钾肥,因为质量有保证。现在我们建议政府搞测土配方,定点加工,就是希望质量有保证,生产之前我们要去检查原料,产品出来我们要检验含量。保证化肥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很重要,而这些工作不仅仅要靠政府部门,一些龙头企业,一些有良知的农资人也应该站出来做这些事。

  化肥涨价是大趋势,但是有一条,常熟农资的价格比周边县市价格便宜,我们每一批农资的价格都在物价局备案,调价降价都备案。我们的农资价格在常熟电视台每周公布两次,如果我们下面的连锁店农资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农民可以打举报电话。一句话,只要你用心付出,老百姓会看得见。

  记 者:苏南农业有自身的特点,您在本地已经做得很好了,有没有想过继续扩大网络,向更大的区域突围?

  宗有威:的确,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全面崛起。工业商业都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农耕面积随之减少,这就为农资行业带来新的考验。不过,这两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之下,农业土地得到有效保护,农耕面积逐渐稳定。与此同时,针对当地农业面积有限的状况,我们积极开拓思路,加大向工业市场的农资供应,既推动了企业整体发展,又为服务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企业不断做大,我也一样,但是必须脚踏实地。我们现在坚持,把本地市场做深做透,建起一个实实在在的供应和服务网络,立足本地,服务本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顾国新曾经说过,每个农资人应该做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说法很好,尤其是我们基层经销商,每个县市做好一个龙头,做好当地的农资供应,整个农资行业网络就会健康发展。

  记 者:一个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一个优良的团队,这些年企业在发展中,企业队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宗有威:这些年企业在发展,每一位员工也在与企业一起成长。通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团队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员工队伍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创业平台也不断完善,让所有员工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现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效益不断上升,员工待遇逐年增加,同时,对于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与过去相比,大家对于农资行业的认识更深了,对于农资行业的感情更深了,团结奋斗的精神更强烈了。

  记 者:在这十年中,一定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您难忘,这些人和事给您和企业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宗有威:这十年我们也确实抓住了市场变化的机遇,所以公司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十年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支持,特别是政府、银行,还有一些大公司。中农公司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公司早趴下了,我从心底里感激中农。独木难成林,我们自己的努力很重要,而许多人对于我们企业的大力支持也很重要,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切的感受,对于大家的帮助,我们永远怀着感恩之心。

  我们供应工厂都是我们先铺底,3月份供应的量4月给钱,4月份供应的量5月份给钱。有一家上海的化工公司,是我们的老伙伴,当时原料告急,但是他们还有一笔巨款未付给我们,而这时如果原料供应不了,他们工厂就要趴下。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伙伴倒下,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把原料及时供应上去,后来我们还是即时给予他们原料支持,随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企业继续稳健发展。

  回望十年风风雨雨,有很多人和事难以忘记,那些对我们给予支持的人让我们学会了感激,而已经经过的困难让我们学会了坚持。

  记 者:农资行业改革的十年即将过去,行业成长的道路还很遥远,面对未来,我们该如何期待?

  宗有威:作为农资行业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行业的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乃至基层经销商,只有每个人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整个农资行业才能实现和谐健康发展。

  我们应当汲取过去十年的教训,发扬过去十年的经验,政府继续加大科学调控力度,企业全面肩负起为农服务的社会责任与行业责任。我们应当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资事业中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