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地震灾区的帐篷超市

本报记者 王琥 文/图

杨国英的老邻居便民店给灾区群众带来方便和实惠。.

  小店名片

  地址: 都江堰市蒲阳镇金藤村老邻居抗震救灾便民店
  店长: 杨国英

  在都江堰市蒲阳镇金藤村地震灾后群众安置点上,有一家帐篷超市格外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蓝色帐篷顶上带有“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老邻居抗震救灾便民店”门牌非常引人注目。帐篷虽然不大,但货架上各类生活百货摆放整齐有序,不时有人进来购买东西。

  这家帐篷超市的店主名叫杨国英,虽然今年才26岁,但经营超市已经好几年了。她的超市自从2006年成为四川省供销社系统生活消费品连锁龙头企业——四川老邻居商贸公司的连锁加盟店后,生意就蒸蒸日上,但5月12日的大地震把一切都改变了。杨国英告诉记者,地震后店里的酒、饮料及其它软包装的货物基本都被震坏了了。地震后不久,她和家人把一部分货物抢救出来,但没有存放和经营的场所。

  5月13日,四川老邻居商贸公司的干部职工带着救灾物资赶来了。该公司副总经理冉晓丽把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的问候和关心带到了受灾的群众中,也带到了公司的各连锁分店。在了解了杨国英的损失情况和现实困难后,冉晓丽鼓励杨国英一定要有恢复生产的信心和决心,重新把店开起来。冉晓丽把一顶帐篷留给了杨国英,并为杨国英的小店作了相应的货物配备。

  杨国英说,搭好帐篷后,5月14日自己的“老邻居连锁101”便民店又开始营业了。开始营业的当天,来买东西的人很多,“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吃的喝的,一下子就卖光了。”回想起当天的情景,杨国英很为自己的小店感到高兴。她说,2006年通过村里的推荐,自己经营的店面成了老邻居公司的加盟店后,商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保证,村里的群众都很信任自己。地震后,虽然在这个安置点上也有其他一些卖日用品的小店,但当地群众还是愿意来她这里买东西。

  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杨国英的帐篷超市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营业,一直要开到晚上快12点。现在小超市里的商品销售价格和地震前持平,商品数量接近300种,每天的营业额达到2000多元。目前蒲阳镇金藤村还没有通电,晚上杨国英就打着电筒继续营业。“为了当地群众能方便地购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我就把营业时间延长了。”虽然每天休息的时间比较少,但杨国英觉得值!由于一直没通电,所以冰柜无法使用,对于一些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杨国英进得就比较少,以便及时销售。另外,帐篷里温度比较高,不利于货物的保存,能换到活动板房里营业,是杨国英现在最迫切的愿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