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贵州仁怀市的大小村寨、各个居民点,都能看到店堂明亮、商品摆放整齐的为民服务商店,一个个供销社标志格外引人注目。据仁怀市供销社主任赵帮介绍,这些都是在省社“加强农村便民工程建设”精神指导下建成的。
仁怀市供销社在经历了改制、重组等艰难过程后,现有2个直属基层社及土产、日杂、农资公司,都经营良好。同时,该社还紧密结合仁怀市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充分发挥“茅江”酒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生产,现有酒类企业3家,年产酱香型白酒2000余吨。全市系统目前已进入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该社紧紧围绕上级社的要求,在便民工程上下大力气,他们充分利用苗家新村改造的成果,主动将便民店融入其中,加上严格的规范引导和管理,使一个个便民店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地方领导的肯定。遵义市代市长王小光在参观了苗山新村后评价道:与新农村农民新居结合起来,建立农村放心便民店,很好,这是为各族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经营便民店的苗家汉子蔡朝清告诉记者说:“我这个店,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毛利,如果勤快点还不止这个数,因为是按供销社的要求统一进货,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人们就不会舍近求远了。我以前是在外打工,又苦又累还攒不下钱,现在供销社这样帮我,确实让我好感动。” (杨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