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灾区供销社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本报记者 王琥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从北川到平武,还是从什邡到绵竹……四川地震灾区各级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发扬供销社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无畏精神,在主动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的同时,正以饱满的热情、不等不靠的态度,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供销社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上来。受灾地区供销社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在大灾面前,供销社更应以“有为”争“有位”。

  (一)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供销社召开全系统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市社主任王兆其在会上强调,地震是灾难也是机遇。各县市社要认真做好恢复重建规划,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地震发生期间,正值四川的大春农时,各地农村化肥农药需求量很大。由于当前国内外市场化肥等农资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地震对灾区交通损毁严重,灾区群众能否及时拿到化肥农药形势严峻。绵阳市社为了确保灾区生产自救对化肥农药的需要,切实履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职责,于5月21日紧急提请市政府向省政府进行专题请示,并立即由市农委主任带队,专程前往四川省政府汇报。四川省政府立即作出决定,支持绵阳生产自救对化肥、农药的需要,已存放在绵阳的3000吨尿素专项用于绵阳生产自救。

  绵阳市社及其直属企业为了促进绵阳城区生产生活秩序的早日恢复,地震后不久就做了大量宣传发动工作,市鑫田商贸公司、市虹源棉麻公司兴办的剑南路副食品批发市场、市万馥果品公司兴办的万馥果品批发市场等市场的商家和摊主克服困难陆续开门营业,并切实履行诚信经营承诺,做到了不囤积居奇、不乱涨价、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绵阳市社和游仙区社等联社联合组建的绵阳市仙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还为各乡镇灾民免费收割近500亩,为农户低价位收割近3000亩,同时紧急购回5台旋耕机投入春耕。

  (二)

  北川县是地震的重灾区,该县供销社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包括县社主任在内的5位同志不幸遇难,2830平方米的机关大楼全部垮塌。现任县社主任谢守兵6月1日临危受命,带领其他供销社职工放下悲痛,努力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救灾自救恢复重建工作。6月24日,担任北川县物资保障组组长的谢守兵,作为县直单位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从该县擂鼓镇迁往新的办公地点。谢守兵告诉记者,县社干部职工灾后积极组织当地群众恢复生产,并联系省市农资公司,保证农资供应。虽然全县的农资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全部被毁灭,但通过抗震救灾、生产自救,供销社要狠抓经营网点建设,只有这样当地才能更好地恢复生产,供销社才能更好地为农服务。由于工作开展有效,北川县委县政府还专门为供销社配备了一辆汽车,用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

  什邡市也是地震的重灾区,地震后该市供销社系统抽调人员努力自救重建。据该市供销社主任杨斌介绍,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第一,对全系统次重灾区受损的房屋进行维修、加固、排危,该项工作需要经费100万元。面对经费不足的情况,采取供销社和经营户出资,建筑维修商垫付,出租经营场所不收房租,改由经营户自筹资金的方式来完成维修加固工作。目前对重灾区经营网点,主要向经营户提供帐篷,建立临时经营点,现在已经为5个重灾乡镇提供21顶帐篷。第二,积极组织联系农资货源,并严格按照政府限价进行销售。经过德阳市社和什邡市社多方协调联系,四川化工有限公司直接到什邡市进行尿素直销。灾后当地政府尿素限价为1960元∕吨,由供销社联系的这批尿素销售价为1890元∕吨。为了让当地群众及时拿到尿素,供销社通过各乡镇政府向群众宣传信息,还为四川化工有限公司送货的车队司乘人员提供可口的饭菜。什邡市社共组织农资3700多吨,保证了大春时节农业需肥要求。第三,积极组织什邡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自救重建。地震中大量农户生产食用菌的大棚垮塌,该市社向当地政府及时汇报,请求支援。汇报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共有近10万人次解放军和志愿者参与救援,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5月18日,市社印发1.5万份食用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资料,免费分发给全市70多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杨斌说,在灾后恢复生产中,供销社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树立了供销社的形象。

  德阳市社在安排本市生产自救的同时,还主动为周围县市供销社联系农资货源。该市社副主任吴善明在哥哥、侄子、侄孙女三人遇难的情况下,顾不上回家探望,坚守在救灾一线,通过多方途径为群众联系化肥。四川化工有限公司到德阳市进行化肥直销时,看到该市社干部职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一心只为当地群众,不要任何报酬时,四川化工有限公司带队负责人当场表态,在原有优惠价格的基础上,再让利3个百分点。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