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2日,河北省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武安市召开。会议主题是总结交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经验,促进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河北省供销社主任张彦惠、副主任赵增华、郭志江,邯郸市政府副市长武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各地级市供销社主管主任、重点县(市)社主任和省社机关处室负责人、邯郸市社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共计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省社主任张彦惠在讲话中着重讲了六个问题:一是关于增强领导责任心、责任意识问题。责任就是动力,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真正担负起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任。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实行绩效考核,用工作实绩来评价干部、使用干部,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会谋事、想干事、能干事上来,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和氛围。二是关于发展途径、发展方式问题。2002年以来,省社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一化三改”、“5553工程”、“百千万工程”、“三种力量”的改革价值取向、“两个体系,一个中心”、“三进工程”等战略思路,把网络建设的重点确定在县级社,要认真抓好县域龙头企业的培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终端组织创新,坚持开放办社思路,强化系统联合与合作,建成统一运营的现代流通网络。三是关于资金问题,要以开放办社为途径,搭建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在省社成立投资担保公司的示范带动下,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金融性实体,为解决网络建设的资金瓶颈创造条件。四是关于人才问题。人才是网络建设的基础制约,要把人才引进和培训并重齐抓,全面提升员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引领企业快速发展。五是关于发展机制问题。一要有一个反映城乡统筹的网络建设规划。二要有反映多种所有制结构的产权机制,吸收民间资本,引进社会资本,供销社要控股,防止资产流失。六是关于合作社与农合联的工作结合问题。要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社机制,实施“三进工程”,把服务三农作为网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企业经营的组织化与社员的组织化统一起来,推进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经营创新,促进“新网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武卫东副市长指出,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传统网络,初步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为基础,城乡结合、布局合理、双向流通、运转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村镇社区服务中心、绿色回收进社区、食盐安全村、一村一社建设等工作先后列入了全市民心工程和重点工作序列。
省社副主任赵增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摆在全系统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要以巩固、提高、联合为重点,加快推进全系统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系统流通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对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领导。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重点听取了邯郸市社、武安市社关于“新网工程”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和经验介绍,现场观摩了武安市供销社盐业公司、生产公司、供销大厦,城关社、安庄社,伯延超市、兰村超市等公司、基层社、门店(超市)的连锁配送以及流通网络建设情况,省农资公司、廊坊民得利、张家口佳美、盐山、涿鹿、任丘、唐山丰润区社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交流,省社流通处化杰彬处长传达了全国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并介绍了河北省流通网络建设情况。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这次会议开的很好,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经验生动,很受启发,倍受鼓舞,尤其武安市供销社网络建设起点高、力度大、进展快、成效好,为全省树立了典型,更坚定了大家加快发展的信心,这次会议必将对加快全系统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增安 张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