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5月21日开始至6月10日,广西贺州市烟草公司共组织了4期晒黄烟生产技术培训班,分别对烟叶站烟技员、烟农、乡镇干部进行了强化型技术培训。累计公会镇、黄姚镇等4乡镇的基层干部、烟技员、烟农共5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公司对这次培训高度重视,鉴于培训会时间长、人员多、规模大、培训内容多、涉及面广,公司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办科室和协办科室的职责,责任到人,经费落实。为保证此次会议的顺利进行,烟叶生产二科进行了课程调整,最低限度解决参训学员食宿问题。
此次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两部分,理论培训由贺州市烟草公司烟叶部助理农艺师洗伟洲主讲。主要进行晒黄烟的品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成熟采收、分级扎把和科学保管烟叶的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培训共发放培训资料400多份。现场培训在公会镇晒烟种植点进行,对与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现场操作、现场答疑。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培训,基层干部、烟技员、烟农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晒黄烟成熟采收、分级扎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培训会较以往培训有两大特色,一、针对烟农一般都积累了一些种植烟叶的经验,也有自己的生产习惯,对于照本宣科式的培训,他们往往不喜欢,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培训时老师主讲时全都用烟农的语言来解释枯燥的术语,从烟农的角度提出烟叶生产技术难题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与烟农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二、改变培训方式。以会代训的培训方式往往使烟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进行平等的探讨交流。要想达到培训的互动效果,最好先让烟农发言,然后对烟农提出的问题逐个解答,做到有的放矢;组织现场培训,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组织烟农进行讨论交流,对交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解答,从而增强烟农的参与意识,使他们主动学习技术。(罗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