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贷款难”和“放贷难”是长期以来摆在贷户和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症。为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河北省清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诚信贷款”这一放贷新模式,受到广大农民和务工经商人员的欢迎。
手持一个绿色的“诚信证”小本本,不用任何担保和抵押,便可在信用社贷到5万元以下的急需资金,这原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今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自2004年以来,清河联社便开展了此项贷款业务,最近又得到进一步推广。首先让信用社代发工资的乡镇干部、教师等公职人员由本单位评选出“诚信人”,然后到联社申请领取“诚信证”。凭此证本人或农民亲友需要资金时,可在信用社一次贷到5万元以下的“诚信贷款”。为使这一放贷新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今年在全县公职人员中进一步推广。无不良记录,信用观念好的贷户,逐年增加授信额度。在第一次能贷5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此举不但解决了一部分人贷款难的问题,还在全县大大倡导了诚实守信风尚,为构筑诚信环境,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助推信用工程向更深层次发展,县政府还出资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以解决诚信贷款人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到期贷款拖欠的问题。目前,全县各单位已评选出1950名诚信人,农联社已核发“诚信证”1460个,累放诚信贷款2840多万元。小额信用和农业贷款都有大幅度增加,全辖各项贷款余额达107287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潘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