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达县县社:“新网工程”激活改革全局


  作为全国供销总社的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四川达县供销社近年来在改革发展中,实施“新网工程”,使供销合作社在融入服务“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显身手。目前,该县供销社系统已建立了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3个县级配送中心,有经营服务网点1066个。2007年实现经营服务总额6.16亿元,上缴国家税费247万元,系统盈利66.49万元。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5个,连接商品生产基地5.7万余亩,带动农户48580户,参与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他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是“新网工程”建设为基层社改造注入了新动力。该县社在“新网工程”建设中,注重基层社建设,发挥基层社前沿阵地作用,强化网络终端资源整合,把基层供销社重组的门店与县级龙头企业连接起来,经营上由县龙头企业实行配送服务,管理上仍由基层供销社按“门店式经营,合作制管理”的服务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供销社上联龙头企业,下联门市网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新网工程”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大市场架起了桥梁。在“新网工程”建设中,该县社把全系统165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布在村、社的124个经营网点,与县龙头企业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三是“新网工程”建设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有效服务。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县龙头企业和基层供销社积极为全县苎麻、粮食、蔬菜、水果等2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新网工程”建设,需要抓好试点。按照“统一店内外色彩、统一门牌标识、统一承诺服务公约、统一货柜货架、统一价码标签、统一营业员着装”的“六统一”标准,搞好网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投资200余万元打造“新网工程”示范店310家,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规范了经营,促进了流通,美化了场镇,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重塑了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新形象。

  五是“新网工程”建设,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该县社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将系统过去的集体企业改造成独资、控股、加盟企业三种形式。积极推行“双股制”,“公聘制”、“提名制”、“定员制”、“三金制”、“绩效制”等新机制,调动了企业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新网工程”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六是“新网工程”建设需要拓展资金渠道。该县社把社有资产开发利用的增值作为经费投入,把参与企业自筹的资金作为发展资本,把经营网点业主的投入作为经营资本,确保了“新网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司达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