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品茶,像品醋一样,小心、细致、认真。近几年山西人渐渐兴起了喝茶品茶。客人进门敬茶,待客迎亲品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近些年来,运城的大街小巷里,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冒出来那么多的茶叶行、茶叶店来。一块招牌,一杆台秤,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各式各样瓶装的、罐装的茶叶筒,讲着福建话、浙江话的茶老板,就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茶业专营店,有时一条街上甚至有几家这样的小店。每每路过这些小店,却也不见几个顾客,心中不免为茶老板担心,这样的小店能挣到钱吗?前几日,笔者同一些爱茶懂茶的朋友聊起了此事,朋友讲,这种茶店的茶叶质次价高,挣的是暴利,根本不必为他们担心。笔者于是有了去探究一下的想法。
在运城的一家小茶叶店里,笔者提出要看乌龙茶,来自福建的茶老板推荐了最好的“冻顶乌龙”,标价每500克980元。发现笔者面有难色,便立刻表示可以打对折。“这也太贵了,你能不能给个实价,最低多少?”在把其他品种、价位的乌龙茶作了一一比较后,茶老板强调这种乌龙茶无论外观、还是口感都较好,然后表示为拉个回头客,就不赚什么钱了,最低280元。从980元到280元,前后仅几分钟的时间,这茶价实在没谱!到了另外一家茶叶小店,没几个回合,标价1500元的铁观音就被店主降到了每500克180元。“那为什么标价要高出近10倍呢?”笔者问。店主笑着说:“因为来买茶叶的顾客肯定都会还价的呀,谁也不会不还价就买。”
笔者来到一位朋友的茶庄,朋友是地道的山西人,在福州办茶厂做茶。13年的经营不仅使他的茶庄赢得了好口碑,而且也使他成长为一名茶叶行家。他对笔者说:“买茶除了要根据饮茶者对茶叶不同品种的爱好、馈赠对象的不同,饮茶地区和季节的不同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外,还应懂一些感官识别常识;一看外形,好茶外形均匀一致,色泽油润,含碎茶和枝梗多少决定品质优次;二闻香气,干闻时好茶无青草气、异杂气味,开泡后湿闻时,好茶香气鲜灵浓厚、无异味;三摸‘身份’是估量茶叶的松紧、轻重、粗细,相对重实者好。四品滋味还要观察叶底,好茶浓醇鲜美、回味带甜,叶底完整、柔软、厚实,且鲜嫩显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