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生存线附近苦苦挣扎的中国纺织企业目前终于盼来了一根结实的救命稻草,在经过多次调研之后,有关部委正在酝酿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以扶持正在困境中挣扎的中国纺织业。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新成立的信息和工业化部日前下发了一份旨在解决纺织行业当前面临困境的意见函,目前,该文件尚在征求各方意见中。
记者获悉,这份《意见》汇集了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棉花协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
《意见》主要包括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1%回调至13%,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1%回调至15%,棉花进口滑准税下调至570—357元/吨(相当于5%降至3%,已于6月5日起实施),免除部分纺织机械、自动络筒机的进口关税;采取措施适度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适度解决纺织服装行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等内容。
“国家对纺织业的扶持政策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该消息人士表示。
记者随后致电广泛参与此次纺织政策讨论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得到的答复是相关部委确实在讨论中,但“最终政策到底怎样,目前尚无定论,需以国家正式文件为准”。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对记者说:“此次新政表现出国家对纺织行业仍然关心,尽管受益面不大,但最重要的是给予困境中的纺织企业以信心。我们认为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消息。”
应对短期危机
2008年年初,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正在做一个针对2007年全年纺织品进出口形势的例行调研。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许多企业的困难比实际想象的要严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回忆说,即使是一些以往风光无比的大企业,今年的日子也很难过。从2007年10月开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开始出现下降,而美国一直是中国纺织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
“我们先后三次向商务部做了汇报。”曹新宇说,“一次是以书面形式,一次是在广交会上直接向商务部部长汇报,还有一次则是对广交会材料的书面报告。”另外,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还两次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座谈会。
“主要矛盾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市场疲软之间。”曹新宇表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出口市场的疲软却非常迅速,这使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目前全行业2/3的企业实际利润率只有0.62%。
而业界一个广泛的共识在于,如果纺织业的基本盈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则无从谈起。
新政或7月推出
6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199元,首破6.92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已经成了决策层只能“二中取一”的选择。即,如果汇率趋于平稳,则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的急迫性会小很多;而如果升值速度加快,则通过上调出口退税来减缓企业出口压力的可能性将会大很多。
业内人士认为,7月份或许应该是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的较佳时机。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曹新宇则认为,当前严酷的市场环境已经让广大纺织企业深刻意识到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在现在这个节骨眼推出利好政策,时机恰到好处。(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