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强化经营管理加快农信社发展

朱彦冰

  农村信用社是在广大农民和社员的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其有责任、有义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这既是信用社的性质和办社宗旨决定的,也是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面临的问题

  历史包袱问题。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主要包括亏损挂账和不良贷款损失两个方面。许多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和不良贷款损失两项之和已超过自身存款总额或贷款总额,农村信用社每年贷款利息收入还不够支付这两项损失资产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

  结算渠道问题。存款、贷款、结算是银行业三大主体业务。农村信用社结算作为自身三大主体业务之一,尽管这几年在结算渠道疏通上做了许多努力,但与国有商业银行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负担繁重问题。有关部门对农信社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许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每年要支付政府及城建等社会职能部门的道路建设集资、农网改造、年检费、报刊费、修路摊派、排污费、绿化费、环卫费、发展费、教育附加费、水利改造、电路整改等多项费用,有的信用社每年支付的摊派费用,占信用社总收入的5%左右。农村信用社处置抵贷资产所负担的税费也很重。信用社在收回处置抵贷房地产的过程中,需交房产部门的交易费、契费、评估费和土地部门的评估费、出让金,如果信用社对抵贷的房屋进行出租,还得交租赁费、房产管理费、土地交易费。

  加快发展的措施

  更新观念,提升经营水平。牢牢把握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树立大农业意识,按市场需求研究支持“三农”问题。在贷款投向上积极支持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一是在满足农民粮食生产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采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屯一策”的办法,收放两条线,适时早放,积极支持信用村、信用户和专业户为主的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三是彻底改变 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习惯,实行常年收、常年放,合理约期。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人员素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组织资金,加快上线速度,首先以省为单位,积极与农信银清算中心进行沟通,尽快建立全国农信社的结算渠道,积极申请农村信用社营业用房购建,提升信合形象,留住潜在优质客户,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员工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农村信用社人才库。通过机构网点撤并、人力资源整合,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减少机构、降低成本、减少冗员,提高效率。在用人方面,注重年轻有为,品行端正,把有用的人才,安排到重要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规避风险,责任落实 。要对职工责任贷款和完全责任贷款的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分批次进行申报和排查,对信用社干部职工担保贷款及责任贷款实行责任清收,对近年来形成的责任贷款,落实责任人限期收回,对赖债不还的“钉子户”,依法起诉。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张榜公布等方式予以曝光,给责任人施加压力,加大盘活力度,将损失降到最小。

  开源节流,勤俭办社。经营效益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线,信用社的一切经营成果都从效益中体现出来。在收费摊派项目较多的情况下,应当从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入手,以利息收入为主攻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对费用开支的管理,采取“以收定支”的办法,按照“定额管理、超支自负、专户核算、奖罚分明”的原则,对费用率和费用额双向控制,要求员工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严把费用支出关,真正把费用用在“刀刃”上,尽量降低经营成本,把财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增收上,将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到岗到人,定人员、定任务,实行责任清收、全员清收、重奖清收、依法清收,加大对收息责任人的挂钩力度,严格按月考核、按季兑现,以压力促动力,迫使各社逐月按计划完成。要求各社坚持把收息工作作为全社的中心工作来抓。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业务跨越式增长。一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全身心投入到支持“三农”服务中去,时时刻刻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群众办事。二要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建工作,加强经营管理,改善金融服务,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端正、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三要进一步提高支农服务水平,采取灵活方便的服务方式,改“守门待客”为“背包下乡、走屯串户”,把服务送到农民身边,为农民排忧解难,进一步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屯、信用村、信用乡”活动。增强农民信用观念,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同时实行贷款“额度公开、利率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权限公开”的公示制度,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牵线贷款、以贷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坚持效益优先,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综合实力。一是以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为突破口,完善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流程,在严把贷款投放关口的基础上,推进小额农贷上台阶,以小额农贷规模的适度增长,实现收入的稳步增加。二是以绩效工资为依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折不扣地执行薪酬改革政策,将工资改革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三是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加快培植一批信用社的“优良客户群体”,抢占“黄金客户”市场阵地。四是以代收代付为引导,以省内电子联行结算为动力,加大对存款的组织力度。五是加大拓展中间业务市场,深入开展好代理保险、票据贴现、代收代付等业务,培育信用社新的效益增长点。 

  找准市场定位,转变经营角色。农信社对支持“三农”负有重任,运用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求得稳定的储源扩大和存款增长,再周转资金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明智选择。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三农”发展的关系,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