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生命保护现金
——绵竹清平信用社11名员工保护转移130余万元库款纪实

  绵竹清平镇,与汶川仅一山之隔。5.12大地震后,清平与外界交通、通讯完全中断。清平信用社11名员工也杳无音讯,一时间,11名员工成为大家最深的牵挂。

  一天、两天……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痛苦!终于,5月15日晚8时许,距大地震已经整整三天后,奇迹发生了!一直失去联系的清平信用社11名员工,在大家焦急的期待中带着从废墟中刨出来的现金先后回来了!全部员工一个不少!库存现金一分不差!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绵竹清平信用社这11位朴实、勇敢、坚强的普通员工,是绵竹信合人的骄傲,是德阳信合人的骄傲,更是四川信合人的骄傲!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突如其来时,清平信用社主任张子华挺身而出,冷静地指挥全社员工迅速  跑到营业室外的空地上,大家在强烈的震动中互相搀扶、鼓励。

  人员安全了,但是库存现金、账本都被埋在废墟中了!张子华组织职工关闭尚未倒塌的营业室房门,并将大家转移到相对安全又能看到信用社的地方,随时严密看护。傍晚时分,张子华带领出纳员林洪和马代全一起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余震的危险再次回到信用社废墟前,用简易工具和手,花了近一个小时,硬是将30余万元的库款、当天发生的凭证和重要空白凭证从废墟中刨出来,立即装进旅行包,随身携带,以防不测。而后,他们又从废墟中刨出些急需的生活用品。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开始下起雨来,张子华安排一部分人员严密看护刨出来的现金等重要物品。这一夜,张子华和其他8名职工,死死地守护着现金等重要物品,一整夜也没有合上眼。

  13日,雨仍然没停,余震仍然不断,一山之隔的龙王庙分社也完全中断联系,那儿还有李多金、罗英两名职工和大量库存现金,一定要把他们和钱救出来!张子华毅然决定和陈世斌冒险翻山过去。为了早日与外界取得联系,出发前,张子华特意安排了信用社司机刘纪发和清平乡政府安排的9名人员一起徒步下山,到联社报平安。随后,他和陈世斌立即冒雨向龙王庙分社出发。两小时后,平时驱车8分钟即可到达的龙王庙分社终于出现在张子华、陈世斌眼前。分社倒塌了,但是,李多金和罗红仍坚守在废墟旁。他们4人用手刨出一部分库存现金。

  下午4点,被派出前往绵竹送信的司机刘纪发经过9小时艰难跋涉,穿过飞石、余震、泥石流、洪水的封锁,报告了清平信用社的情况。而与他一同出来送信的10人中,有4人在途中不幸遇难。

  14日,天依然下着雨,被困人员的处境更加恶劣,仅能靠从废墟中刨出的一点点糖果和食盐维持生计,张子华与大家共同协商,果断决定,组织力量,挖出龙王庙分社的库款后设法走出去。

  15日清晨6:00,张子金组织员工到龙王庙抢救现金。他考虑到员工马代全体型过重,身体不好,决定让老马不再前往。可老马却坚持前往,大家经过努力,张子华等人终于将埋在废墟里的100万元现金全部取了出来,并安全转移到了清平信用社。中午1点,大家将最后的食品吃下后,开始了下山之旅,为确保安全,张子华将130余万元的库款分成了四份,并打包藏在4个背包中,由张子华、林洪、陈世斌、罗永强背包。一路上,在家相互鼓励,团结互助,趟过深沟浅壑,翻过高山密林,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人在钱在,不能让信用社财产受到半点损失。特别是职工陈清芳、付如英和李多金的爱人三位女同志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她们途中相互换行李,并不时为背包的同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每个人保持充沛的体力。

  经过近5个小时的艰难跋涉,15日晚,张子华一行终于全部安全到达汉旺镇绝缘大桥。在这里,已经有通讯信号,他们立即与联社取得联系,绵竹联社理事长熊必模、主任罗德贵、监事长易建贵立即带队前往汉旺镇,将他们一行和130余万元库款及时接到联社。

  至此,清平信用社的员工用生命和忠诚完成了这次艰苦地跋涉。

  (四川省联社绵阳办事处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