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跨区 合作 共赢


  浙江鄞州农机合作社赴沪作业

  据《农民日报》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集士港镇的鄞州兴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潘善军带领队员和整装的联合收割机,开始了今年首次收割机跨区作业。

  潘善军已连续多年跨区作业。这一次与他同往的还有2名社员,共3台收割机。5月13日,兴旺农机合作社已有两台机子前往上海收割大麦,目前已收割大麦350多亩。随着小麦收割旺季的到来,兴旺农机合作社再次组织人员跨区作业。

  近这年,合作社组织社员到江苏、上海、安徽、湖北等省(直辖市)开展跨区作业,使得机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机手增加了收入。仅去年,兴旺合作社就组织6台收割机外出作业,收割晚稻、小麦等粮食作物1万多亩,增加产值80多万元。(陈阳松)

  跨区 合作 共赢

  近年来,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件下,不少地方出现了跨地区的合作社。跨区组织生产的合作社、跨区销售的合作社、跨区作业的农机合作社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跨区的合作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单一地域的合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跨区合作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因此,跨区联合就成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新选择。

  2006年,由苏州吴江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平望顾扇渔业合作社、横扇菀坪渔业合作社、芦墟三好渔业合作社正式联合。这次联合的三个渔业合作社各具特色,顾扇渔业合作社,实现了鲈鱼自繁、自育、自养,并成为江苏省无公害养殖基地之一;菀坪渔业合作社,以养殖太湖蟹为主,有部分产品还打入香港市场;三好渔业合作社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太湖青虾为主,并创造了南美白对虾亩均效益超万元的佳绩。目前三社养殖面积已超过一万亩。三社联合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种苗繁育、技术指导、资金融通、信息沟通等四个方面通力合作,为社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任麦齐、陈双成、姚高来、靳玉清等9名机手是沁阳市西向镇安乐农机合作社的社员。2007年7月,合作社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开展跨区作业时在当地农民的介绍下,与蒙古国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该农业公司有6万亩油菜种植面积。经过协商,安乐农机合作社以每亩16元的价格承担1.5万亩的油菜收获任务。公司每台收割机预付6000元用于购买零配件,并为合作社作业人员每人在中国投保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业时间从9月份开始到10月底结束。2007年9月,沁阳市安乐农机合作社3台收割机共9人到蒙古国达尔汗省进行跨国作业,作业一个多月,3台收割机获纯利9万余元,另获劳务费0.8万元。

  上海奉贤区和哈尔滨木兰县共建的南北粮食合作联社突破了单纯农业的产销方面的合作,已经向经济技术合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及社会、文化领域渗透。

  2005年,寻求粮食供给的上海市奉贤区与渴望种粮增收的哈尔滨市木兰县,通过“南北粮食合作联社”这一国内首创模式实现了双赢。有关人士认为,沪哈合作有效促进了农业弱县的农民增收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南带北、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新途径。

  上海市奉贤区是上海主要农产品供应地,由于自身粮食产量、品质的欠缺,一直渴望在黑龙江省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再返销上海市场。经过考察,上海人看中了黑龙江农业大县木兰,并于2005年初与其签署了建立粮食购销合作社协议。经过“三大步”的跨越,双方把普通的粮食购销合作建成国内首创、国际通用的标准合作社模式。第一步,木兰县建立了“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的产品加工模式,组建了拥有601户农民、1万多亩水田的三胜水稻生产合作社,并建立了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大米加工厂。上海奉贤区则建立了销售合作社,形成“销售企业+超市”的销地营销模式,由拥有超市网络的上海永信米业公司加盟承担。第二步,双方合作社联合起来组成了跨地区、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南北粮食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注册了“哈哈木兰”大米品牌,对生产合作社的水稻按每公斤高于同期市价6分钱收购。首批80吨“哈哈木兰”大米运抵上海,由于品质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第三步,在合作联社基础上,逐步向股份制转变。农民可用土地参股,建立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统一体。今年,三胜水稻生产合作社社员入股了1000亩土地参与经营。

  粮食产销合作使木兰县农民尝到了甜头。合作社社员王财说:“我家的20亩地都入社了,严格按照种子、技术、肥料等‘六统一’操作,去年亩产达到500公斤,比过去多收100公斤,整个收入增加了近千元。”三胜村村委会主任、三胜水稻生产合作社理事长刘江说:“去年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增收达30万元,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理事长的价值。”在“三胜”这一成功范例的影响下,2006年木兰县水稻生产合作社发展至6个,有1896个农户参加,入社水稻面积4.6万亩。

  目前,木兰县与奉贤区在粮食产销合作基础上不断扩展合作内容,签订了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现代农业园区等经济合作协议和白对虾生产协议,把有实力的上海企业引到木兰落户,同时还在社会、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沟通,形成了南北互动、城乡互补的良性循环。

  2008年4月24日,湖南省首家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新晃侗族自治县晴方蜂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合作社蜂农饲养蜂群已达360多箱,蜂产品月销售额达6万多元。合作社社员共13人,分别来自湖南省的新晃、麻阳、溆浦,贵州省的玉屏、镇远,安徽省的滁州等县市。现合作社已在省怀化、新晃,贵州玉屏等县市成立了5个蜂产品销售点,并正在邵阳开设新的销售网络。                                (曲丽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