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2时许,各色皮肤的外国朋友偕家眷和好友,相继愉快地步入老舍茶馆三层演出大厅。冰岛驻华大使贡纳尔松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驻华使节做客北京老舍茶馆,听古琴,品蜜粽,同庆中国传统端午佳节。连日来,北京老舍茶馆中国味十足的门脸,按照老百姓过端午节的习俗挂上了艾蒿,茶馆内张灯结彩,服务员们个个喜气洋洋,他们热情接待来宾并亲手为每位来宾佩戴五彩线和香囊。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民俗节日,今年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为了展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采,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老舍茶馆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与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品茶·祈福·听琴”端午节特别活动,祝愿人们生活美好,并为四川地震中受灾的人民祈福。
此次活动邀请俞伯牙先生的后人、我国古琴界泰斗、蜀派古琴家俞伯荪先生和其夫人“中国琴歌第一人”黄明康女士,用清雅淡妙的曲调和娓娓道来的古琴知识讲座为到场的中外朋友奉上了一场中国文化盛宴。今年87岁的俞伯荪先生14岁开始学琴,70多年的抚琴生涯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峻急奔放、跌宕铿锵,清微淡远中见深沉,刚柔相济中出雄奇。活动中他演奏的《高山流水》,稳健朴实、潇洒自如,把高山的气势和流水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国春秋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通过旋律告诉了在场的朋友。黄明康女士则表演了琴歌弹唱《发偈吟》、古琴曲《忆故人》等,她特有的细腻、敏锐及对琴歌音乐自由放松的理解,清润的嗓音和赋予琴歌的细致动人的意蕴,带给听众无限的想像空间。
音乐是艺术世界中的一大奇迹,她无国界之分,无肤色之别,特别是在幽幽的茶香中品茗赏乐,意境更为悠远。外国朋友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敬意,静静地倾听和细细地揣摩,每一支曲目演完后他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位德国朋友说,他是从事汉语研究的,在京工作两年了,他们的子女又在北京上学,这些使得他们易于接受中国文化,他们的心与中国民族古典音乐是相通的。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国防武官卫强上校表示,虽然身为军人,但对中国民族文化极有兴趣,在老舍茶馆喝茶听琴过中国的民俗节日,感觉很好。不少外国朋友举起了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演出的精彩时刻。
在表演间隙,老舍茶馆为大家奉上了用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代表茶特制的五彩茶粽,使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以独特的方式共度端午佳节,同时使一些习惯于喝加奶红茶的外国朋友了解了丰富多样的中国茶。活动中,黄明康女士还讲解了“茶”、“琴”等汉字的形与义。她说:“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意思,‘茶’字上面是两颗小草,中间是一个大大的人字,下面是一个木字,这一组合表示的是人在草和木之间生活,适合人居住的环境一定要有草木,这样才留得住人。老舍茶馆之所以是能留住人的地方,因为她有茶,有沁人心脾的茶香。”
老舍茶馆总经理尹智君表示:“在端午节我们与《汉语世界》杂志邀各国在京宾客,叙友情,扬国粹,共庆佳节,举办古琴演奏活动,既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也是对先人的一种缅怀。老舍茶馆自成立至今,始终秉承‘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经营宗旨,坚定民族自信心,以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茶馆为载体,以饮茶为媒介,不遗余力地进行着中国优秀传统民族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不断丰富茶馆文化内涵和拓宽茶馆发展空间。从一间600平方米的小茶馆,发展成经营面积3300多平方米、设有老北京六大茶馆功能形式的具有民俗文化标志性的大茶馆,累计接待了70多位世界各国政要、众多社会名流和300多万中外宾客。
“多年以来,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习俗的恢复一直是老舍茶馆着重强化的特色,本次端午节老舍茶馆特为美国、英国、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使馆的官员及各界外国朋友提供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机会,是在奥运之年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又一实践,期望能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从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