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建设,规范业务操作程序,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岚山联社着重于从规范营业网点管理入手,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风险点监督,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理顺业务和管理流程,构造新型规范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营业网点管理水平和服务形象,取得了较好成效。
强化服务创新,实行营业厅与信贷厅分离。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岚山联社全面推行了柜员制,设立了信贷专柜并单独设立信贷厅,信贷厅从营业厅中分离出来,独立办公,为客户创造了宽敞的业务环境,方便了客户进行咨询和签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强化内控建设,组织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为切实防范风险,强化营业网点内部管理,健全内控监督机制,保障柜员制模式下各岗位安全、协调、高效运作,联社依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制度规定,修订了会计管理制度41个,并对整个网点业务操作进行风险排查,明确了会计业务处理中的48个风险点作为重点监控点;为更好地控制这些风险点,按照风险控制要求,组织人员重新再造了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整个业务操作流程更趋向安全、科学、合理和高效。同时,组织编写了《营业网点会计业务操作实施细则》,印发至辖内每位干部员工,真正使每位员工、每项工作、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通过营业网点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再造,完善了会计制度,规范了操作流程,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提高了账款质量,最终实现了各项业务的健康稳步发展。
强化岗位职责,完善营业网点内部控制管理。首先明确了营业厅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在营业厅实行综合柜员制,并根据前后台业务的不同特点,设置了前台柜员、后台柜员和主管柜员三类岗位,并明确了各岗位人员职责。其次明确了信贷专柜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在强化业务操作流程再造和风险控制措施中,联社以“简化前台业务流程,强化事中监督复核,加大事后监督力度”为原则,完善了以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柜员IC卡、预留印鉴、结算业务为监控重点的内控制约措施,对柜员经办业务全面实施事后审核,对重要控制点全部实时审核,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柜员制带来的操作风险。
强化考核制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为加强全区营业网点的内部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实现全区农村信用社合规、合法、稳健、高效运营,首先,全面加强委派会计管理,推行会计主管坐班监督制度,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日常授权业务。同时,实行了委派会计例会制度,加强了联社与营业网点间的交流,并对委派会计按月、季度进行考核。其次,制定与柜员制相匹配的柜员制业务量考核办法,将业务量与个人业绩挂钩,激励员工比学赶帮,全面提升柜台服务水平。联社通过健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控机制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逐步实现了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偏平化和科学化,为全区各项业务的健康稳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