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谱写“四季”歌 唱响支农主旋律


图为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宋文瑄到岚山联社视察工作。

  近年来,岚山联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努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切实加大信贷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截至2007年11月,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7.4亿元,占全区农业贷款的98%,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金融主力军,资产总额22亿元,经营利润5500万元,累计上缴各项税金1200万元,真正实现了“社农双赢”。岚山联社立足“春夏秋冬”,唱响了支农主旋律。

  春生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耕生产贷款也历来是岚山联社支农的重头戏,并以“三抓”谱写支农春生篇。

  一抓资金组织。为了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年初,岚山联社就积极准备,精心筹措。采取领导包片、部室包社的办法督促各社的资金组织工作。各农村信用社也积极备战,发动资金组织总动员,不遗余力抓存款,第一季度全社就净增存款3.5亿元,备足了春贷资金。

  二抓摸“农”情。“知此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摸清“农”情,联社积极组织,开展了春贷需求调查,积极引导和安排各社走村串户对春耕生产进行认真的调查。走村,了解村民的春种计划、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情况;串户,通过询问,摸清该户收入情况,生产安排部署,看该户发展所需,消费所要,最终汇总分析预计出春耕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金,做到了有的放矢。

  三抓适时“播种”。岚山区农村信用社着力服务于“五个一”信贷支农工程,坚持以产业推动为根本,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培训为支撑,以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龙头,通过特色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来建设支农品牌。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准确定位,信贷支农。目前,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7.4亿元,全区有3.6万农户和2210户民营企业从中受益。

  夏长篇

  夏天,正是万物成长之时。为确保贷款实现“双赢”,岚山联社在此时令,狠抓投放贷款管理,谱写农贷夏长篇。

  一是进一步加强以农贷为载体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社通过完善农户经济档案、重新评定信用等级、提高贷款授信额度、推行贷款上柜台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三信”评定工作,抓好了贷款的授信管理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制约、激励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增强信贷员的贷款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打破不管业务好坏的“共产风”、“大锅饭”等不合理的分配现象,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表现良好,有突出贡献者据实合理嘉奖,在信合系统内部形成健康向上,真抓管理的工作气氛。

  三是转变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将农村信用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工作,转化为贷前、贷时、贷后对客户的全程服务,岚山联社树立把贷后管理工作时的检查监督过程,转换为贷后服务过程的贷款管理理念,用优质高效的贷后服务来控制化解潜在的风险,培育、引导潜在优质客户。这一理念和服务的转变,使贷后管理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既保证了到期贷款的及时足额收回,又大大提升了客户对信用社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树立了信用社的良好口碑和信合形象。

  秋收篇

  春播一粒籽,秋收万颗粮。正是有了春生夏长,岚山联社取得了当地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双发展的良好局面,谱写了秋收华章。

  一是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茶叶、蔬菜、板栗、桑蚕、黄烟、花卉苗木、药材、果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007年,共投放2.76亿元,发展各类高效经济作物27.7万亩,其中,茶园13.6万亩,桑园1.7万亩,大棚蔬菜1.8万亩,板栗2.6万亩,果园1.5万亩,黄烟1800亩。全区以茶、菜、桑、果为重点的经济作物收入大幅提高,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是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以小麦、玉米、薯类、水稻为主的优质粮、专用粮,种植面积约40万亩,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是畜牧业凸显规模养殖效应。畜牧养殖结构不断调优,重点发展了奶牛、蛋鸡为重点的畜禽类和貂、狐等特种动物规模化养殖。2007年累计投放1.1亿元,全区发展规模化养殖大户2421户,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到60多个,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由18%提高到26%以上。

  四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一年来重点支持了绳网加工、海产品加工、五金、粮油贸易、化工、抽纱、食品加工等一批龙头个体私营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区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7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有22家;已建立城乡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29个,年交易额13亿元,其中,安东卫海货城、碑廓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巨峰薄家口鲜茶交易市场等都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较高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

  冬藏篇

  冬藏重蓄积,以谋春生。岚山联社坚持从支农服务实际工作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务实的精神写好冬藏篇。

  从多年的支农中,得出了“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贷款条件不能低,贷款程序不能乱,贷款的歪风邪气不能有”的宝贵经验。为了确保支农贷款落到实处,该联社建立了制度上的保障。一是杜绝“一支笔办到头”的做法。严禁经办人一人走完贷款“三查”环节,做到调查、审查、审批“三权分立”。二是推行贷款“三包”制度,包放、包收、包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三是稽核检查到户。稽核员对农贷进行到户检查,确保不出现顶名、冒名、跨区域等违规贷款。同时,为了确保支农有的放矢,起到应有的作用,联社在总结多年支农得失的基础上,提前搞好支农规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春生,岚山联社在季节的循环中唱响支农主旋律,从中获取养分,不断发展壮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