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5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闻快餐


  5月中旬全国大部棉区光温水条件较适宜,有利棉花生长发育。据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发布的《2008年5月中旬农业气象旬报》显示,5月中旬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新疆大部气温明显偏高,但东部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旱情持续或发展,作物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华北大部气温略偏低,日照较为充足,但中南部部分地区多降雨天气,空气湿度较大,诱发棉苗病害;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对春播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黄淮大部水热条件较好,利于春播作物生长;江淮、江汉大部光温水条件较为适宜,棉花等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今年前4个月纺织行业累计投资387亿元,增幅继续减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1—4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显示,纺织业累计投资386.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3.4%,比去年同期增幅减缓10个百分点,占全国总投资额的1.4%,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累计投资202.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增幅较去年同期减缓1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 0.7%,与去年同期持平;化学纤维制造业累计投资76.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5%,较去年同期增幅减缓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 0.3%,与去年同期持平。

  

  4月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显示,衣着类价格较上月及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上年同月=100计算,全国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为98.6,其中城市98.3,农村99.3;以上年同期=100计算,全国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为98.5,其中城市98.1,农村99.4。

  

  低温浮尘不走,阿克苏棉花生长“受挫”。受4月上中旬持续浮尘、低温天气的影响,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生长“受挫”。目前,阿克苏地区棉花平均株高为18.1cm,较去年同期低了3.8cm;主茎真叶5.6片,较去年少0.52片,与往年同期相比,生育进程滞后了7天左右。从目前来看,只要低温天气不再继续,棉花的生长暂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新疆巴州植棉面积突破200万亩。据新疆巴州农业局消息,该州农作物播种工作已基本结束。截至5月20日,全州各类作物已播328.41万亩,同比增加37.66 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08.1万亩。为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各植棉县市继续开展了高密度栽培、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为完成平均亩产皮棉130公斤以上目标奠定了基础。

  

  河北唐山棉花种植工作已全面结束。5月28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河北唐山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全市的棉花实播面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唐山市植棉面积仍保持在45.4万亩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当地的棉花种植工作已经全面结束,由于春天雨水较多、气温偏低,雨前播种的棉花出苗率较低,大约在70%左右,但后期播种的棉花出苗情况较好,出苗率约在85%左右,由于棉农补苗及时,目前当地的棉花长势整体状况良好。今年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棉农多用复合肥来代替二铵,复合肥的平均用量在20-25公斤/亩。另外,今年棉农使用的棉籽品种较杂,对加工出的皮棉一致性会有影响。

  

  2008年江苏兴化植棉面积略有减少。近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江苏兴化监测站就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问题对50户监测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这50户监测点总耕地面积为393.9亩,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48.5亩,较3月份意向植棉面积减少3亩。按照上述调查结果推算,今年当地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大约在20—21万亩之间,较上年减少6.3%—6.4%。据当地农民反映,棉花种植面积之所以减少主要是因为今年农资价格飞速上涨,棉花种植成本明显升高,相比之下,大豆价格较高且种植管理较为轻松,个别农户将原本打算种植棉花的土地改种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了。

  

  安徽省开展棉花政策性农业保险。近日,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政府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其中规定了参与品种的保险金额、费率、补贴等。棉花是2008年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试点品种之一。棉花保险责任为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险金额为300元/亩;暂定试点期间保险费率为5%;保费补贴为中央财政补贴35%,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20%,种植场(户)承担20%。

  

  (本报综合报道)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