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王德学:做好次生事故的防范工作


  5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王树鹤介绍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抗震救灾情况,指出当前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安全生产,坚持两手抓。

  安监总局共派出43支救援队

  王德学介绍说,截至5月23日22时,安监总局派出的矿山、危化应急救援队伍43支、1043人,共深入到4个市、6个县、23个乡镇,进行搜救,并排查各类矿山及危化企业279家,处理各类险情2362件;累计抢救出遇险人员1113人,搜寻出遇难者561人,解救和疏散被困人员14860人。

  安监总局派出的7支91人医疗救护队伍累计救治伤员、病人7653人。同时,由于加强了灾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停产并撤出了人员,强化了重点地区、行业(领域)、企业的防控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时排查治理了易发生次生事故的各类隐患。截止到目前,灾区未发生各类次生事故。 

  294个煤矿在地震中受灾

  地震中也有一些非法生产的矿山受灾。虽然此前多次对非法矿山进行整治和打击,但仍然有死灰复燃。王德学说,地震之后安监总局、煤监局将借着复产的机会,彻底打击整治,对于复产的矿山企业一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一项一项地验收,有一项不合格的,无论大矿还是小矿,一律不能复产。

  据了解,这次地震对四川省的工矿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全省在9个市、州有294个煤矿受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是成都、绵阳、德阳的煤矿,到24日为止造成176人死亡,地面失踪204人。

  做好次生事故的防范工作

  王德学说,在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突出了“三个重点”,坚持抗震救灾与安全生产两手抓。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协助地方做好灾区企业被困和失踪人员的搜救和伤员的救治。继续抓好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同时做好地震等自然灾害易发次生事故的防范工作。灾害发生后,立即要求正在灾区及周边5个省份督查的9支督查组,把工作重点转向受灾严重的地市,把督查隐患排查治理与防范次生灾害紧密结合起来,督促落实防范次生灾害的各项措施。

  王德学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安全生产)、突出两层次(一个是灾区、一个是全国)、做到两不误”。在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的同时,要做好防范次生事故和复产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和重大隐患治理。督促灾区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对受灾害影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煤矿、非煤矿、火药库、储油库(罐)、尾矿库大坝、输油输气管路、易燃易爆物品等重大危险源的加强监测监控,及时处理重大隐患;建立部门信息联动和预警、预报、预防机制。及时了解余震、异常天气变化、地质灾害等情况,及时传输和发布预警信息,督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加强复产验收和复产期间的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对于要复产的企业,必须把住关口,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一律不能放行、一律不能复产。原则就是“安全才能复产,复产必须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预案,做好准备,一旦发生次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现有效、有力、有序,安全施救。

  王德学还指出,要加强对灾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组织专家组,对受灾程度比较严重的四个省的情况进行帮助指导,另外发挥专家的智囊作用,进行危险程度评估,借机关掉一批小厂小矿,推动大化工企业从城里向城外搬迁,促使一些企业转业转产。 (李彩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