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5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铁路运输受阻 灾区化肥告急
经过多方努力 灾区化肥短缺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本报记者 王凯山

  这些天,因为化肥短缺问题,四川省江油市农资配送中心经理熊安福,正在四处向化肥生产企业求援。

  熊安福介绍,江油市目前的农资需求状况在四川灾区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地方都在进行春季生产播种,并且都缺乏尿素与碳铵等农资肥料。

  据了解,四川地区在5、6月份都要进行玉米与水稻的播种,当地称为大春生产;而在11月份又要进行小麦、油菜播种,谓之小春生产。江油地区大春生产每年需尿素7000-8000吨,突如其来的地震迫使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的不少化肥生产企业停产。尽管前期已经供应了一部分,当前仍然有3000多吨的尿素缺口。同样道理,大春生产正常需要碳铵4万多吨,除了已经供应的1万多吨,还有两万多吨的缺口。

  为了解决农民的现实需求,江油供销社紧急要求所属农资公司组织货源。经江油农资配送中心联系,重庆一家化肥生产企业答应提供所需肥料。

  但是,这家生产企业试图通过火车运输农资时发现,为了保障运输紧急救灾物资,铁路系统严格控制车皮,这批化肥不能通过铁路运输。

  记者就此致电成都铁路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运力紧张,化肥、碳铵等农资通过铁路运输要等铁道部批文,下拨运输计划才可成行。

  在铁路运输暂时无望的情况下,熊安福试图从陆路解决运输问题。结果仔细计算费用,他大吃一惊:以碳铵为例,一般从重庆运到江油,运输费用经销商承担。如果按照过去的铁路运输,也就每吨50多元的运输成本;而走公路运输,假设在全程过路费不收的情况下,公路运输成本都会达到160元,这样每吨碳铵就会达到810元一吨;而现实情况下四川境内的过路费免除,重庆的过路费用缴纳与否目前还不确定。这就意味着每吨碳铵肥料将不低于810元。

  熊安福说,“作为农资经销商,我们希望铁路部门能够将灾区紧缺的化肥列为紧急救灾产品,实现铁路运输;此外,还呼吁政府在大灾之后尽早采取具体措施,为企业的通水、通电、通气创造外部条件,从而促使灾区里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尽快检修机器,实现复工生产,以满足灾区农民的需求。”

  对于化肥短缺问题,江油供销社主任陈备英深感焦虑:“如果农民不能在7月份之前购买到化肥,今年10月份灾区农民水稻、玉米的产量将会锐减,从而影响到灾区农民的生活。来年的农业生产也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另据记者了解,针对灾区化肥短缺的现状,四川农资集团专门成立了抗震救灾化肥协调组,并已经紧急组织了2500吨尿素,准备用汽车运往成都周边受灾最重的彭州、崇州、都江堰三地,目前正在办理灾区通行证,同时为了避免未来几天成都地区雨水天气的影响,三地收货单位已确定接收仓库。协调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27号公司已经跟三家单位签订了合同,待一切手续完成,明天将开始运送化肥。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通过多方努力,中国农资集团15000吨大化肥入川流向已经初步落实。

  记者随后联系了正在北京协调此事的四川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蓉鸣。他告诉记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财政部已经批文同意,往四川紧急调拨救灾化肥15000吨。

  当天下午,他还要与中国农资集团协调化肥流向问题,初步设计的理想状态,化肥沿宝成铁路从广元入川,经过绵阳、德阳到成都,完全覆盖各受灾县。此外他还要到铁道部协调铁路车皮等事项,“如果一切顺利,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尿素、钾肥等大化肥将入川。”

  为缓解碳铵紧缺,四川农资化肥有限公司已经派出了几路人马赶往陕西安康、汉中等地,向当地化肥生产企业求援1万多吨碳铵,目前已经基本落实。“除此之外四川省内的达州、广元等多家碳铵生产企业也将很快复工。”

  据四川农资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苟伟介绍,公司所属的成都化肥厂,已经通过了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停产检修,明后两天就要开工生产。届时将开足马力每天生产620吨化肥。

  四川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明辉指出,当前出现的问题,需要三方力量协调解决:在各受灾地区政府的组织下,当地化肥生产企业尽快复产;当地经营企业要多方联系货源;并且四川省农资公司也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灾区化肥紧缺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