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覆盖广 服务实 龙头强 诚信高
濮阳市供销社大力建设农村新型流通网络

康和斌

  河南省濮阳市供销社积极依托和挖掘供销社原有经营服务设施优势,把打造新型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选准突破口,抓好着力点,大力实施“四项改造”,努力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市供销社系统拥有各类经营网点2647个,配送中心27个,全年完成商品购销额46.5亿元。      

  依托原有服务设施

  做大现代流通网络

  供销社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经营服务设施和覆盖城乡的网点优势。濮阳市社进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利用和挖掘两个优势,改造升级。一是由基层供销社职工和农民集资对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建成网点637个,由其免费使用一定年限,到期资产归供销社所有。二是供销社提供场地,吸引个体经营户加入到网络中来,通过合作制等形式,建成网点148个,盘活和有效利用闲置资产7400万元,搞活经营。三是加盟大的连锁经营企业或与私营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改造传统经营网点20个。四是通过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把部分网点升级改造成标准农家店314个、农资店408个。五是高标准建设新网点。按照经营设施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经营业态创新、综合服务到位、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标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六是建设集商品购销、科技信息、法律援助、中介代理、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全系统目前已建成84个。      

  以连锁经营和完善的服务充实现代流通网络

  濮阳市社用连锁经营的新型业态和完善的服务去充实网络。一是实施“小超市、大连锁”。用连锁的形式将原有经营网点凝聚起来,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全市供销社农资经营部门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模式,农资经营量占全市总量的65%以上。二是开展信息服务。利用供销社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优势,积极为社员收集、反馈市场信息、销售动态,指导社员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品种。三是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建设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系统发挥167个合作经济组织优势,通过统一供应良种、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等形式,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开展农副产品产品销售服务。利用连锁经营的渠道优势,积极把本地名优特新农副产品销出去,促进农村和城市、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年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产品2.3亿元。五是开展农技服务。利用供销社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为农民提供统一病虫害防治、防疫服务和巡回技术讲座、指导,开展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年为农民测土面积10.8万亩,年帮助农民增收8500万元,使农民减少投入2500万元。      

  培育龙头企业

  做强流通网络

  濮阳市社对全系统参与农资、日用工业品总经销、代理资格的经营单位进行筛选,按经营量大小分类排队,选择出产品质量好、牌子亮、经营信誉好的单位,对其予以扶持,将其发展成为全市性的总经销、总代理。濮阳市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拟以市棉花储备库为依托,扩建、升级为集商品储藏、中转、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县、乡、村超市以及配送中心的销售相衔接,把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和农资商品配送下去,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收购上来,再集中销售出去,实现城乡两个市场的有效对接。市供销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已经省发改委立项并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多策并举

  打造诚信经营网络

  濮阳市社坚持把信用体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抓。一是严把经销商品的质量关。要求各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商品购进和销售台账,做到“三不进”和“三不出”,即:假冒伪劣的不购进,“三证”不全的不购进,渠道不正的不购进;降效变质的不出库、数量不足的不出售、包装破损的不出店,从根本上杜绝假冒劣质商品进入农村市场。近年来,全系统没有发生假冒伪劣、坑农害农事件。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实行分级负责,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商品质量的投诉,保证投诉有落实、处理有结果、资料有备案。三是开展诚信企业评估工作。要求每县区选择2-3家企业、6-8个经营门店作为示范点,健全完善诚信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四是重点在农资、棉花、食品等主营商品中开展优质服务,杜绝假冒伪劣行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