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洋银行”下乡 农信社“变阵”
随州农村信用社以“直面竞争,合作共赢”策略应对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挑战
本报记者 孙思磊 通讯员 王文军

  2007年12月12日,由汇丰(香港)银行全额出资设立的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正式开业,标志着全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在随州落户。外资银行的到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氛围陡然紧张起来。外资银行进军农村,究竟将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竞争格局,国内的农村金融机构又将如何应对,成为农村金融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外资银行带来的竞争,首当其冲的便是以农村金融市场为“阵地”的农村信用社。面对高调登台的新对手,首先接受考验的湖北随州农村信用社将如何面对?随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谭正鹏如是回答:直面竞争,选择合作,与“狼”共舞。

  “狼”真的来了

  早在2007年8月9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就宣布,汇丰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筹建成立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资子银行,直接受总部领导。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随州市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

  “首先,面对农村金融市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小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正悄然撤退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却昂然挺进,值得深思;其次,在国际金融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汇丰银行选择在随州曾都筹建村镇银行,而且是全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其意义深远;另外面对汇丰银行全球化的经营视角、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处在随州当地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如何面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早在入世之前,有关专家就分析认为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最快、最直接的就是金融业。虽然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目前只是一个拥有22人、业务刚刚起步的外资金融机构,但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州金融业内人士普遍意识到:“狼”真的来了。

  直面竞争

  外资村镇银行的到来,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竞争面前,让随州农信社在人才竞争方面首先感到了压力。

  据随州市信用联社一位人士介绍,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在筹划过程中,从随州农信社吸收两名职工,一位是随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中层干部,在市联社担任部门科长职务,曾在下辖联社担任理事长职务,主持过信用社一方工作,具有较强的农村金融工作经验、基层实践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到汇丰村镇银行后担任常务副行长;另一位是某基层信用社副主任,曾在市联社、城区业务管理部等管理部门工作,在基层信用社锻炼多年,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客户资源,到汇丰村镇银行担任部门经理。

  汇丰村镇银行的“拿来主义”,让随州联社对“如何培养人才,怎样使用人才,最终留住人才”有了新的思考。

  经过多年的经营,随州市农村信用社在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已经形成绝对的主导地位。面对这样的市场现实,汇丰曾都村镇银行打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亲和牌”,有意淡化和避开与农村信用社的正面市场竞争。但汇丰(中国)的负责人在媒体前还是道出了开办村镇银行的目标:“我们成立村镇银行的目标是盈利,中国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汇丰曾都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看,村镇银行更热衷于对出口创汇企业的支持,这也是农村信用社长期扶持、并且相对稳定的黄金客户和创利大户。因此,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竞争不可避免。”随州市联社理事长谭正鹏对竞争形势有着冷静的判断。

  “汇丰银行具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其服务理念、服务产品、服务经验都具有先进性,而且汇丰在进驻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前,已在其他国家设置了众多村镇银行机构,总结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经验,其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对农信社而言都是挑战。”

  合作谋共赢

  面对新的竞争对手的挑战,随州市联社没有回避,而是在直面竞争的同时,选择合作,与对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择其所长、补我所短”的原则,随州市联社加强与汇丰曾都村镇银行的沟通与交流,在互补中共同构建更加优质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更好的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4月初,随州联社主办了全市农信社主任培训班,邀请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行长朱涛为信用社主任讲解汇丰银行的管理经验。“积极学习和吸收汇丰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增强信用社主任合规经营意识,增强信用社主任管理能力,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遏制当前信用社案件高发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谭正鹏这样评价培训班的意义。

  面对新对手带来的人才竞争,随州信用社将如何应对?随州市联社理事长谭正鹏充满信心:“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成立,给许多有志于农村金融事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更新的发展平台,汇丰银行作为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老牌银行,能用信用社培养的工作人才,这本身就是对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信用社人才的培训力度,要用工作机制留住人才、用情感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人才的合理流动,对农信社人才发展战略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

  在谭正鹏看来,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市场,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多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陆续撤消在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农村信用社逐步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单靠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缺乏竞争的农村金融环境,往往会使农信社发展和服务缺乏动力和活力。”

  外资村镇银行落户随州,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以下三大积极影响:首先,有利于增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实现战略转移,商业银行吸收的大部分资金流失他地,致使农村发展所需资金出现“贫血”现象。村镇银行成立后,可以吸引城市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反哺农村经济,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其次,有利于激发农户的发展潜能。农民因为意识上的局限性,很容易产生“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各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信贷杠杆的作用,引导农业生产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增收、增效,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富裕程度。

  此外,在多家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各家金融机构必将在竞争中,充分展示和使用自己的金融服务产品,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各家金融机构的自身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民将是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