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5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蓝灰黑”当道到时尚“混搭”

陶晓怡

  服饰一向是时代变化最敏感的风向标,也是社会进步的明证。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在人们的衣着变化上寻找最直白的诠释。

  “蓝灰黑”曾经当道

  曾几何时,“蓝、灰、黑”是服装的所有色调,这三色的衣服占据了衣柜的“统治”地位。在全国上下一片灰的年代,走在大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穿着灰、黑色中山装,蓝色裤子,有点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时代记忆。如果你有一身草绿色的军装,那就是最“牛”的装束。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深埋了多年的爱美之心逐渐得到释放,“蓝、灰、黑”成为曾经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鲜艳的色彩。如果谁当时在街上穿了一件确良衬衫,回头率可是百分之百!

  时代在变,颜色在服装上的应用也更加富于变化,赤、橙、黄、绿、青、蓝、紫,衣柜里的颜色仿佛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除了单纯的不同色彩,各种色块、镶拼、花纹也出现在人们的衣服上。从色彩艳丽的团锦到素雅的碎花,从不同色彩的条纹到时尚的豹纹,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流行色。

  最近,一位退休了的朋友陶莉家里有个晚辈要结婚,为了在喜宴上有个好形象,她和两个妹妹一商量,决定姐妹三人一起到上海置办点新行头。在南京路逛了一天,陶莉和妹妹们都满载而归。陶阿姨给自己买了一件大红的对襟中式外套,桑蚕丝的面料,上面还绣着传统的花纹。陶阿姨兴奋地告诉笔者:“30年前,我穿的衣服全是灰色的,现在年纪大了,反而要‘老来俏’了。这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如今,我这个退了休的老太太也敢穿大红色的衣服,我觉得自己是越活越年轻了。”

  凸显自我  张扬个性

  改革开放30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富裕起来的人们不再喜欢和满大街的人穿一样的衣服,因为那是“撞衫”,是件让人尴尬的事情。从过去穿喇叭裤、蝙蝠衫“一窝蜂”到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人们穿的衣服什么款式、面料的都有,可谓“百花齐放”。无论“哈日”、“哈韩”风怎么吹,现在的人不再盲目跟风,穿衣讲究的是穿出自己的个性、品位和风格。白领在工作期间要穿职业套装,商务人士穿衣讲求的是庄重、成熟,老人穿衣要穿出自己的风采……在外企工作的周小姐平时工作时穿职业套装,下班后,她会换上休闲服逛街或者穿上运动装去锻炼。周末,她会精心打扮,有时还会穿可以出席Party的小礼服。她说,现在穿衣服已经不是为了保暖,而是要体现自己的品位和风格。

  而在面料方面,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良”、“的卡”等已经见不到踪影了,现在人们在面料上讲究的是自然、舒适,纯棉、亚麻等面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追求自然、健康面料的同时,人们对服装的剪裁也有了更多的想法。从每个人都穿着没腰身的衣服到男性希望体现阳刚,女性希望展现线条,人们对剪裁的要求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曾经做过健美教练的刘老师告诉笔者:“以前穿得露点儿、包点儿,那是要受人非议的。如果是男的,那就是‘流氓’,女的就是‘狐狸精’。可现在,你看满大街的吊带衫、热裤,这叫展示傲人身材。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思想在不断解放!”

  如今,很多时尚“潮人”讲究的是“混搭”、穿出个性,穿着的面料要舒适,款式要新颖。20岁的孙淑敏是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在笔者眼前,小孙穿超长雪纺衬衫、故意做旧的牛仔裤,在屋子里的她也戴着墨镜。她说,这身装束是现在最in的服饰,如果搭配不好就很容易out了。在in和out之间,这些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潮流。

  对于一些有经济基础的成功人士来说,衣服不只用来保暖、装饰,更是身份的象征。最近,做生意的杨先生去了趟香港,买回的衣服全是Prada、Gucci等名牌,一件Prada的外套1万多元,一件纪梵希的T恤要2000多元。他告诉笔者,现在穿衣服讲究的是品位,自己身边的朋友穿衣服都讲究名牌,自己自然也受了影响。用过之后才知道,名牌服装在面料、做工、款式上都比较讲究,穿起来觉得很舒适,又多了一份时尚气息。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了,享受名牌可是要有实力的哦,千万不能盲目跟风,而要量力而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