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机下田 农民上岸
山东郯城镇5000“脱产”农民“改行”

  山东郯城镇5000“脱产”农民“改行”

  时下,正值水稻育秧时节,但在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农民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那样忙了。

  郯城镇富强村村民刘洪刚高兴地对笔者说。“现在咱农民也能像干部一样‘脱产’了,一亩水稻只要交上97元钱,购种、整地、育秧、插秧等农活,镇上的农机协会承包了,我们可以坐享其成,就等秋季开仓纳粮了。”

  农机下田,农民上岸,目前,郯城镇已有5000多名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当上了“脱产”农民,改行从事打工、养殖、加工等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日渐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推广,郯城镇农机、农技服务站等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组织一些有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具的农户,成立了机械插秧队、机防队、农田整治队、机械收割队等“农机协会”,主动为留守妇女、养殖大户等缺乏劳力的农户代理农田耕作,农户只要在春耕备播时节,提前将自己的农田位置、面积,所要种植的作物告诉农机协会,按照每亩缴纳97元钱管理费用,签定好代耕代管合同,从种到收整个过程的一切农活均由“农机协会”包揽,农民可以像干部一样“脱产”劳动。

  当地农民称,与农机协会签定这样的代管合同,打工者既能安心打工挣钱,家中的农田又有人代管,做到了挣钱、种田两不误。同时代耕者也挣足了“腰包”,据说,他们年收入少则四、五千元,多者上万元。

  (张乐民   禚昌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