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4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点设置也需改革

梁思芹 李培森

  农村信用社成立几十年来,机构一般是根据基层行政区域来设置的。多年来,受行政区域变革、政府所在地搬迁的影响,乡镇数量增加,机构形成只增不减的局面。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设置呈“金字塔”体系,即信用联社—分社—储蓄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农村金融业务竞争。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设置过多过散带来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经营成本高。有些营业网点所处位置偏,居民少,储蓄来源枯竭,开支费用大。二、现金供应困难。由于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及乡镇、村屯,在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都非常不便的情况下,现金供应困难。三、管理跟不上。在农村信用社管理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多层次的网点设置造成管理指令传导不佳,影响了金融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四、人员素质水平偏低。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多,需要相当的从业人员。在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招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营质量尚需不断培养,方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众多的基层网点,特别是那些业务量不大,经营成本高,风险隐患大的分支机构的存在,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沉重包袱。因此,必须把整顿和撤并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作为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重要内容。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对那些储源枯竭、业务难以发展、网点相互重叠、风险隐患严重的分支机构坚决撤并。二、按经济发展需要对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设置进行重新布局,适当收缩网点,加强信用分社的业务力量,以信用分社分片包村巩固原有业务,走规模效益之路。

  三、健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机制,坚决落实好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人员实行培训上岗,近亲回避,堵塞管理漏洞。四、农村信用社管理要明确精简机构、精减人员、提高效益的经营指导思想,不盲目新设网点,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把追求经营效益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目标,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