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农呼吁增加种棉补贴


  近日,笔者与棉农交谈时了解到,棉农对当前种棉补贴太少抱怨过多。

  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平原,耕地810万亩,总人口561万,其中农业人口401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该市是全国、全省的主要产棉区,近两年植棉面积在270万亩左右,11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市进入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2007、2008年该市夏津、武城、陵县、乐陵四县市的105万亩棉田列入国家棉花良种补贴范围,全市覆盖面40%左右,每亩补贴15元,共计补贴1575万元。由于其他县市区及项目实施县内的部分棉农享受不到此项补贴,对此颇有意见。

  据了解,近几年,种植粮食有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以上两项按小麦实际种植面积计算)和小麦、玉米良种补贴。2008年德州市种粮直补每亩14元,农资综合补贴每亩50元,每亩共计64元,两项资金均于4月底前通过银行卡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今年该市还争取小麦良种补贴290万亩、玉米良种补贴20万亩(每亩均补贴10元),共获补贴资金3100万元。另外,农民购置大件农机还有农机补贴。以上惠农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部分农民将棉花、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改为小麦种植。

  目前农村青壮年多数出门打工,劳动力不足。而棉花种植费工费力、风险较大、优惠政策少。在当前种粮补贴较多的情况下,种棉比较效益优势不明显,农民植棉积极性不高。建议国家扩大棉花良种补贴范围、增加棉花种植农资补贴及出台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稳定棉花生产。

  山东读者 马俊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