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文化站会议室里人攒头动,村里村民正在仔细听取专家讲授甜玉米栽培的实用技术。会议室里的两个女孩格外引人注目,主持上课环节、介绍讲课专家,显得十分活跃。她俩一个叫陈娟,一个叫王丽娜,分别是马坊镇梨花村和二条街村的大学生村官。授课专家都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是陈娟从母校特意请过来的知名农业专家教授。陈娟和王丽娜除了村官身份外,她俩还是北京新三农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据悉,这是北京市首家由大学生“村官”领衔办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领办专业合作社
北京新三农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13日,陈娟担任该合作社法人代表,加上王丽娜以及梨花村的另外一名大学生村官高浮图,三个人一起负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这个合作社是怎样搞起来的呢?这还要从王丽娜村里的协会说起。二条街村以前有个江海河蔬菜产销协会,主要给当地村民销售荷兰豆,2006年王丽娜到村里工作后,负责协会工作比较多。“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我们梨花村想成立合作社发展甜玉米,王丽娜有协会经验,所以我们就叫上她,一起成立了现在的合作社,社员都来自梨花村和二条街村。”陈娟介绍当初成立合作社的原委。
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硕士毕业的陈娟,常常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指导村民实际生产,还邀请有关农业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王丽娜本科在北京联合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她比较重视市场,积极为当地群众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
2006年9月份,二条街村村民开始种植草莓,当年12月份挂果。王丽娜就拿着草莓到北京市各大超市,找水果招商部经理们推荐自己村里的草莓。“第一次去没找到负责人,然后第二次再去,第二次又没找到,那就再去。总之,没找到负责人我就不断地去。” 最后,王丽娜终于见到负责人,她把草莓放在桌子上,经过超市有关人员的实地考察,最终同意要村里的草莓。“人家最后决定要我们的货,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货好!”对于自己村里的草莓,王丽娜很有信心。
在村子附近,一栋栋种草莓的塑料大棚排列有序,不时能看到进棚采摘的游客。王丽娜告诉记者,村里供应超市的草莓目前价格大约是每公斤30多元,如果采摘的话,一公斤草莓可以卖到40元。
农村天地广阔
陈娟和王丽娜现在平谷区马坊镇很受人们关注,一方面是因为2006年平谷区刚被列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最初试点后,她俩便成为了北京市最早的大学生“村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别人的习惯思维里,按照她俩的学历和专业,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工作环境。
2006年7月,来自安徽的陈娟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来到平谷。“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报名竞争北京村官的有好几百人,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才确定了20个人,其中还有好几个研究生呢。”回想起两年前自己报名村官选拔的事情,陈娟觉得很自豪。“从小自己就很独立,毕业时又想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用上,所以自己决定就来了。”
“80后”的王丽娜从小生长在北京,来平谷前还一直在准备中国银行的面试。“我都到平谷了,中国银行最后一轮面试也通知我了。那时我正在地里和大家种草莓,苗刚种下,正是关键时候。那时我已经舍不得走了,就想看着自己栽苗的结果,而且大伙都等着跟你一起干呢,所以我很坚定地留下来了。”“我们学校当时对选拔‘村官’非常重视,我在学校里面是学生会干部、党支部的委员,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受到鼓舞,也想起个带头作用。”王丽娜父母当初没反对她来平谷,他们想这个工作应该比较轻松,适合女孩子。“父母没想到,我来了后还挺忙,周末因为工作、学习的事还常常不能回家。” 王丽娜笑着说。
王丽娜现在对外经贸大学上在职研究生,每两周利用一个周末去上课。“上研究生我选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平时在村里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很多农民,他们有很好的农产品却卖不出去,所以希望将来能把农产品卖到国外去。” 因为现在负责合作社一部分工作,王丽娜说将来毕业论文也一定是关于合作社方面的内容。
当问到王丽娜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是否还会当“村官”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还是会选择来农村工作,我不会后悔,我觉得这个天地大有作为。” 2008年4月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及教育部召开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王丽娜代表已到乡镇、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代表,结合实际,畅谈了自己在农村基层工作、锻炼、成长的经历。
合作社关键在规范
作为“村官”,陈娟和王丽娜平时的工作不算少,村委会人手不够时,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尤其是成立合作社后,他们更要操心。陈娟组织村民播种甜玉米,王丽娜去市里超市去送草莓。王丽娜说:“以前经常是我先把大家的草莓集中起来,然后联系车辆往超市送。超市要求我们每个草莓不能低于15克,但是有时会发现个别村民把不符合重量标准的草莓也夹在里边,被超市检查出来后就要全部退货。所以我现在就要求生产户自己去送草莓,这样他就会真正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陈娟和王丽娜有时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合作社业务培训,她俩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以后这种培训课更多地吸纳广大群众参加,让他们真正了解合作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吸引负责农村工作的管理工作人员。
陈娟和王丽娜所在的村庄附近要修高速公路了,这样当地村民通过用地补贴可以拿到不少钱,因此耕地减了,种地的村民也少了,所以现在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也不是很多,但她们俩对自己负责的合作社却寄予希望,她们说:“我们的合作社现在并不要求大,关键要实现生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