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4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福建“人大”调研茶业立法

郝忠

  近日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已列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调研项目,该《规定》施行后,有望消除茶价混乱等现象。 

  据从事茶叶生意多年的陈先生介绍,从茶农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茶叶价格涨数倍是“再正常不过的”,有的甚至能涨数十倍。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盲从名牌的心理,将普通茶叶“忽悠”成“极品茶”、“有机茶”、“生态茶”,让消费者花大价钱买次品。 “30元收上来的茶叶,我曾卖过1000元。”做过8年铁观音生意的一位老板坦言。 

  “很难对市场上的茶叶定价机制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福建省茶叶协会会长秘书郑思分析,长期以来,茶叶质量的好坏基本由专家主观判断,就连检验部门也没有规范的判断标准。

  据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名单中,评茶员已被单列。按规定,茶质评定要由专业评茶员独立评定,茶叶销售相关人员必须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事实上,不少茶叶经营者并没有资格证,这也导致了茶叶评判标准混乱。 

  郑思认为,可将拍卖价格作为各种茶叶订价的标准和尺度,消费者则参考拍卖的价格来衡量自己的消费。  据了解,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已将《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列入今年地方性立法调研项目,其内容将涵盖茶产业发展导向、行业管理、经营规范等。茶叶价格的问题将是经营规范中的一个部分,目前正在调研当中。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为茶产业立法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即促进两岸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他介绍说,当前,茶的品质标准没有统一,而且很多标准都是借鉴国外的,给福建省茶叶出口带来不少麻烦,也给闽台茶叶交流设置了不少障碍。因此,希望通过制定该规定,来设定符合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状况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条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