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纽棉再上一台阶需求起疑云


  4月9日—15日,随着投资者的移仓、纽约期棉主力成功转移至7月期约,其以低开—走高—略收低的态势完成5个交易日的技术走势,价格最终收于60日均线之上,目前看来该线支撑较强。与前5个交易日相比,纽约期棉7月期约的价格水平整体再上新台阶,周边谷物市场与基金做多兴趣仍是当前炒作的主题。

  4月10日,USDA公布美棉出口周报显示:3月28日—4月3日当周,装运日期在2007/2008年度的美国陆地棉净出口签约量为10.97万吨,较前周增长86%,较前四周平均出口量增长220%,主要买家为中国(6.58万吨)、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土耳其。装运日期在2008/2009年度的陆地棉净出口签约量为249吨,买主是秘鲁。美国陆地棉出口装运量为6.27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8%,较前四周平均值增长29%,主要运往中国(2.85万吨)、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装运日期在2007/2008年度的美国皮马棉净出口签约量为1950吨,主要买家为巴基斯坦、中国(340吨)、日本和意大利。美国皮马棉出口装运量为5216吨,主要运往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印度和中国(431吨)。

  从以上数据看来,对价格极其利好,然而实际上,已经蠢蠢欲动的纽约期棉并未因上述数据而疯狂,7月期约价格触及30日均线后迅速回落、当日收于78美分/磅一线,涨幅甚至不及前一日基金对棉市追多效应。

  笔者认为美棉此次表现如此冷静是有迹可循的:中国是3月28日—4月3日当周美棉出口量大增的首要功臣,采购近7万吨,而中国采购当周美棉价格一直徘徊在70美分/磅一线,可见纺企对该价格的认可度较高。近几日纽约期棉价格较之前已经上涨4美分/磅左右,同期中国进口美棉主港报价较前期也上涨了4美分/磅左右,涨幅与纽约期棉一致,这也导致纺织企业开始持币观望、采购更为谨慎。结合4月9日USDA的全球产需预测报告显示,2007/2008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国内用棉量和期末库存均有所调增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量调减的利空作用,市场对美棉出口周报利好的暂时性理性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综合看来,需求仍是制衡纽约期棉价的利器,虽然有外围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作物、基金炒作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但如无需求的实际推升动力,纽约期棉的涨势也将是昙花一现,7月合约近期关注5日均线的支撑与30日均线的压力。   (汪 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