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国际性的企业,不但从中国采购,还从世界各地采购。就算中国出台新的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引发国际行情新一轮的成本增长,我们还可以考虑从其他国家进口。况且,国际贸易商的成本普遍增加,我们也会相应提高销售价格。总的来说,有影响但是不大。
无论中国是否出台新的化肥出口政策,中国国内的化肥市场行情还是会跟着国际行情走,所以,我最同情的是中国农民和那些化肥进口国的农民,因为国际市场持续上涨的趋势对他们是最不利的。
国际化肥涨价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能改变的现状。中国政府期望通过对化肥出口关税的调整来降低国内化肥销售价格,这一做法是否有效,还有待事实来进一步检验。同时,新的化肥出口关税政策的目的只是帮助农民降低种地成本,而不是帮助中国国内的生产企业,因此对中国化肥生产企业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但是,新政策对中国生产企业能够造成多大的冲击,也有待于观察。
我认为,首先,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需要时,也要考虑本国生产企业的利益;其次,还应该考虑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制定政策眼界开阔的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政府应该帮助化肥企业成长和发展,这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不是从一个狭窄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最后,中国政府应该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化肥企业和国内农民的关系。他们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决定一切化肥政策的关键,他们怎么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我认为,他们要互相帮助和互相成长,损害一方利益而弥补另一方的利益,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他们应该双赢。
(本报记者王旭波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