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供销社以网络活流通,以合作聚实力,以服务强功能,把自身创业创新与服务“三农”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把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供销社系统特等奖。
全市供销社系统以网络建设为突破点,着力推进商品经营连锁化,把网络终端延伸到村,打造了一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放心店”、农民生活资料服务“农家店”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店”,形成了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逐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6个农资连锁公司,26个农资配送中心,农资连锁经营门店392个,全年农资销售总额3.279亿元;日用消费品连锁公司2个,日用品配送中心9个,县、乡、村级超市226个,日用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5亿元;再生资源回收门店131个,再生交易市场8个,再生加工企业5个,全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额9.1614亿元;通过连锁经营的“零距离”服务,方便了农民生活,降低了流通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问题,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助农增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全市供销社系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围绕产、加、销做文章,搞活农产品流通,构建起上联市场、下接基地的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
农户进社。全市供销社系统紧紧立足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专业合作社42个,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双提升,带动农户2.69万户,农副产品收购总额5亿多元,户均增收7850元。南昌县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因此成为全国总社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和“双百强”基层社。南昌县供销社、安义县供销社分别被评为全国和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
龙头带动。为实现更高层次的流通,各地供销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运作“城市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产品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着力创建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现产销衔接,实实在在地起到助农增收的效果。通过龙头的带动,三江的蔬菜、进贤的食用菌、安义的红薯粉丝名声远扬,产品行销全国十多个大城市,有的还出口到多个国家。
平台搭桥。为引领农民更好地参与市场,全系统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专业市场37个、专业协会23个、村级综合服务组织280个、各类经营网点2500多个,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通过教育培训、信息发布、营销咨询、维权指导等服务,为各类涉农组织搭建了更高的服务平台。
全力创新,打造网络建设新载体。近年来,南昌市供销社系统在构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实现助农增收等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使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多次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落实2008年市委市政府赋予市供销社的各项任务,南昌市供销社紧紧抓住“四大网络”和“三专平台”列入市政府民心工程的机遇,不负重托,乘势而上,及时下发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发展战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将各处室全年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通过办公会、处长会进行跟踪调度,全力推进。在工作重点上,把抓项目推进作为网络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带动网络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把政府的重托变为服务农民的具体行动,不断完善农村农资、日用品、农产品和再生资源等流通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推进丰和农产品网络超市和烟花爆竹网点等向城市社区居民延伸。同时,通过构筑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专业协会等服务平台,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培养和扶持一批网络典型。 (李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