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中旬,石家庄市桥西区石铜路与南二环交会处,彩旗飘飘,锣鼓震天,由石家庄市供销社物资回收总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占地40多亩的玉铜旧货中心隆重开业了,这家新近开业的玉铜旧货中心,为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又增新成员,标志着石家庄市绿色回收网络建设渐入佳境。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初具规模
石家庄市供销社主任赵顺法谈起石家庄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很是自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供销社物资回收总公司从节能减排,服务文明生态城市建设出发,经过不懈努力,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不包括华北旧货物流中心)建起了10个废品市场、10个废金属市场、2个旧货市场、810多个绿色回收站,初步形成集收购—集散—加工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石家庄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起步的,几年来,市供销社从服务文明生态城市建设出发,以建设绿色社区回收站为主导,以建设废品市场网络、废金属市场网络、旧货市场网络为平台,打造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据统计,截至2007年,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从业人员已经达到8000多名,通过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回收的废钢铁达到45万吨、废有色金属达到3万吨、废纸13万吨、废塑料6万吨,并有各种杂品15万吨以及大量的废旧电器、废旧轮胎、旧木材等物品。
“网络体系的形成,在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抢抓机遇,积极落实,重点突破。在2007年抓住栾城废塑料分拣、贾村旧货扩建、藁城废金属、锦华新旧钢材、玉铜旧货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玉铜旧货中心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经过2个多月的招商和试营业,于2008年3月正式开业,玉铜旧货中心的开业,不但可以解决旧货摊点环境脏、乱、差和无证、无序经营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遏制旧货交易中偷盗、收赃、销赃的问题,消除不稳定隐患,维护社会治安;玉铜旧货中心的开业,既方便了居民购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又规范了市场经营,实现了集中管理,集中交易,美化、净化了城市环境,为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赵顺法介绍说。
“一站三台”巧织“绿网”
为了编织好这张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石家庄市社可是巧思连连。“我们通过‘一站三台’的建设,来编织我们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赵顺法说。
“一站即社区回收站。由居委会和物业部门提供场地,回收公司招聘人员,办事处和公安部门严格把关,按每1000-1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站点。具体模式有三种:一是在居民集中区域建立了规范化的绿色回收亭150个;二是在较小的居民小区建立了统一制式、统一标识的绿色遮挡回收站370个;三是在居民分散的区域设置了300个流动收购车。所收物资做到日收日清,不存压、不过夜、不污染。三个平台:一是废品经营的平台。自2000年以来,我们共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在石家庄市二环以外,租赁闲散土地200余亩,建起了仓兴街、南简良等10个废品市场,把市区内300多家收购摊点纳入市场经营和管理,净化、美化了城市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废金属经营平台。2002年以来,我们已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在石家庄的五个出市口和二环路一带,建起了锦华、泰华等10个废金属集散中心,实现了废金属经营由城内向城外转移,实现集中经营,统一管理。三是旧货经营平台。2002年在深入调查、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由贾村提供场地60亩,我们投资400万元,建起了目前石家庄市最大的旧货市场,将230多户,500多人纳入旧货市场经营。2005年,我们又与华北商贸城合作,组建了华北旧货物流集散中心,共占地600多亩,其中旧货占地100亩。2007年我们又投资300多万元,占地40亩,建设了玉铜旧货市场。”赵顺法一一道来。
“我们已经做好下一步的规划和安排。”赵顺法说,“根据我们的初步规划,到2010年,我市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色社区收购网络。计划投资3700多万元,在市区385个社区,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再建700个绿色社区回收站,并在全市17个县每县建设100个绿色社区回收站,使回收站总数达到3200个,覆盖全市城乡。同时,再购置1200辆封闭式流动三轮车。验收合格后,所有的站、亭、车将悬挂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此外,我市还将投资1700万元,在全市6个区和17个县建设57个转运中心,并投资2.380亿元,配置238辆封闭运输车;投资50万元,在市物资回收总公司建设再生资源信息调控中心,建立 ‘石家庄再生资源网’;建设5个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其中旧货市场2个,分拣处理中心(废品)2个,超储物资积压市场1个;投资10亿元,建设一个占地2000亩的环保型、现代化、高科技再生资源工业园。”赵顺法说。
“绿网”全国首获法规护航
“还有一个惊喜,”赵顺法说,“2008年1月19日,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了《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这部地方法规是全国对再生资源回收进行的首次立法尝试。我们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规范建设也有了法律保障。”
这部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条例主要针对再生资源的回收乱设摊点、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监管体制不顺畅等问题进行规范。条例规定,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部件、废旧木材及制品、废旧造纸原料、废旧轻化工材料、废玻璃等。关于回收管理,条例规定,新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预留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已经建成的住宅区,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不能提供回收站(点)所需场地的,应当由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和业主协商,设立流动回收站(点)。
条例还明确规定了禁止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收购的物品:井盖、井箅等城市公用设施;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石油、电力、电信、矿山、水利、测量、消防等专用器材;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有了这部条例的保障,今后石家庄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将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赵顺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