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十堰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仅促进了供销社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拉动了农产品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农副产品收购 3.7亿元,同比增长27.3%。首次突破3亿元,创历史新高。
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规模化生产。仅2007年,全市供销社发展专业合作社 22个,实现销售7641万元,入社农户7815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3629万元。全系统已累计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23个,培育示范专业合作社30个。如竹山县供销社围绕特色产业,依托武汉市供销社山绿集团基地公司,建立了洋芋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引进“内蒙古克星三号”洋芋种,提供给农民种植,签订了产销合同。在宝丰喻家塔、侯家湾、曹家湾三个村试种后,随即发展到擂鼓等多个乡镇,已发展社员2000多户,在全县种植洋芋5000多亩,经过科学种植亩产达2500公斤以上,农民每亩收入1250元,农民增收250万元。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构建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较好地解决了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全市供销社系统已累计发展农产品经纪人630个。如竹溪县供销社通过发展农产品经纪人,成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采取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形式,收购转化利用魔芋、黄姜、板栗、大豆、猕猴桃、中小药材等10000吨以上。2007年,郧西县供销社针对遭遇的较罕见特大洪涝灾害,积极组织抗灾自救的同时,发挥农产品经纪人作用,广开渠道,大力开展农产品收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直接增加全县农民经济收入370万元。
全市各级供销社结合实际成立了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并较好地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郧县供销社大柳药材协会建立加盟联构点8个,被十堰市清大药业作为主要原料基地,经营各类药材80余种,年实现收购额30万元。竹溪县供销社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作用,积极为地方优质产品找销路,该县“顺溪”牌豆制品被全国供销总社新合作有限公司监制贴牌后,已正式打进全国市场,并参加了由总社举办的“千社千品”成果展,年可转化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3000多吨,增加就业岗位300多人。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20个。
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郧县富源公司围绕农业产业化,将油桐产业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发展。克服了原材料不足和价格居高不下,资金严重不足等方面的困难。积极拓展市场,年实现销售280万元。该公司的“桐油的精炼方法”和“桐油的储存方法”两项技术成果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权,这标志着郧县油桐产业推广和项目申报及知识产权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发展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拉动农产品经营。十堰市新合作鑫城超市拓展经营范围,组建成立了新合作十堰特产广场,广场汇集十堰当地的各种农副土特产品,营业面积近3000平方米,年销售额2000万元。主要整合十堰五县一市特产资源,打造十堰地区特产展销平台。
(吴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