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横盘筑底 弱势未改


  虽然本周(4.2—4.8)国际棉价触底反弹,但并未能对郑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由于郑棉面临较强的贸易保值卖盘及库存压力,导致多头人气不足,虽期现棉价已小幅倒挂,但相对与现货的竞争力并不明显,郑棉难以吸引消费型买盘的介入,从而导致郑棉背靠2日14450元/吨的低点横盘整理,主力807合约截止到4月8日报收于14530元/吨,较4月1日的14545元/吨下跌15元/吨,但其持仓减少8380吨至335990吨。而郑棉一周总成交量减少335460吨至312530吨,未平仓合约减少6780吨至520030吨,日均换手率仅为15.04%。数据显示近期郑棉交投极度清淡,观望气氛浓厚,无仓量的配合是郑棉难以跟随ICE期棉反弹的主要原因。但从数据来看减仓趋势已经放缓,郑棉止跌迹象明显,因此虽弱势未改,但不宜继续杀跌,建议空单择低离场。

  国内棉市及棉纱市场弱势依旧,虽传统纺织旺季到来,但市场并未有明显的表现,虽部分品种成交量有所恢复,但棉纱价格依旧无明显变化,总体维持稳定格局。而纺织企业原料之外的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其利润受到压缩,利润微薄企业的关、停、转将使棉纱产量集中,并有可能最终推动棉纱价格上涨。因此虽然纺企整体面临的困境对短期市场形成较重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棉价延续牛市格局。而春播的开始将使可炒作因素增加,利于短期市场摆脱弱势格局,因此虽然棉价延续弱势格局,但不可过于悲观,空单应适时离场。

  截止到8日美国E/MOT地区与印度SM级皮棉1%关税进口成本分别为14618元/吨与13710元/吨,滑准税进口成本分别为15119元与14220元/吨。与国内CC Index 229指数的14365元/吨对比来看,印度棉仍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美棉相对于国棉仍处于弱势地位。但年度后期将是中国大量进口美棉大量出口的时候,而印度棉在年度后期的供应有望大量减少,美棉的市场份额将得到极大的恢复,并因此对国际棉价形成支撑,带动国内棉价保持相对强势格局,因此虽短期弱势未改,但应适当调整思路。

  棉纺市场弱势及郑棉的持续下跌对国内现货棉价造成一定的压力,截止到4月8日一周CC Index 328指数下跌12元至13800元/吨。郑棉指标807合约与CC Index 328指数价差由1日的733元缩小至730元/吨,再创2007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同期现货805合约与该指数价差缩小至330元/吨。期现价差的缩小削弱下行压力,并使抄底买盘与反弹动力增加,且有望吸引消费型保值买盘的入市。因此从风险利润比考虑,建议空单离场,待技术指标转强后逢低买入棉花。

  截至4月8日一周郑交所注册棉花库存增加4860吨至158240吨,注册仓单与有效预报合计196800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盘压力指数创年度新高至75.69%,巨量的保值空单与实盘压力严重挫伤投机买盘的积极性,并因此导致主动性买盘疲软。因此在实盘压力未下降,郑棉未放量增仓前,不宜盲目抄底买入棉花,近期继续保持观望态度为宜。

  技术上,棉价弱势横盘整理,仍受到短期13日均线的压制,且均线系统保持良好的空头下跌排列, KD与MACD指标在弱势区域以延续空头下跌排列,中期跌势仍将延续。但两技术指标已处于超跌区域,MACD指标绿柱持续缩短,下跌动能减弱,因此建议空单离场,待技术指标转强可逢低买入棉花期货。

  (杜  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