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抓住时机寻求“破局”之招
——访河北晶龙丰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英江
□ 本报记者 吴江 通讯员 牛献力

  眼下化肥企业两头受限,一是原料价格不断攀升,成本一涨再涨。另一头是政府实行限价,利润一缩再缩,眼看就得赔钱。河北晶龙丰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英江说。

  进入2008年后,河北晶龙丰利化工有限公司的入炉煤价格接连攀升,上涨了100多元,其它辅助材料价格受能源价格上升也在涨价,多亏我们在春节前就加大了原料采购力度,所以现在才能有暂时的喘息机会。刘英江告诉记者。

  在谈到如何面对行业面临的不利形势时,刘英江总经理说,目前的形势难以长久地支撑下去,必须寻求破局之招,以改变所面临的不利形势。能源上涨造成成本升高,我们无法左右,政府限价我们又得执行,能做的只有从企业内部寻求破局之路。我认为,企业目前所能做的,一是从管理入手,在降耗增效上下功夫,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去年以来,我公司组织开展了“节能增效管理年”活动,鼓励员工自主创新,为生产、管理出主意想办法,通过每月评审“创新、增收、节支”单项奖的办法对参与员工进行奖励。共评出创新、增效、节支单项奖91项,发放奖金26万元。其中氢回收改造、增加气柜煤气付线、调整煤炭配比、伺机抢修设备等奖项均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系统的经济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着手开发下游产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生产复合肥或其它化工产品,与主业循环发展,进而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我们晶龙丰利公司确定了构建三大支柱(化肥、化工、光伏产业辅助材料)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效益,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围绕公司产品链条增上了阻燃剂、三聚氰胺等化工项目。氮系阻燃剂属绿色环保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围绕化肥主业增上了高塔造粒和转鼓造粒氨酸复合肥项目,有效缓解了成本危机。

  同时,刘英江建议,保护农民利益,化肥企业的责任义不容辞,只从化肥生产企业限价销售着手,不能长远奏效,应系统充分考虑企业成本问题,如给化肥企业增发限价补贴,或对煤炭等能源限价供给化肥企业等,以减少企业的损失,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