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减少出口 惠利农民
——东北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忠民谈当前尿素市场
本报记者 张涛

  近期,随着东北地区春耕的开启和全国大部分地区对氮肥需求的增加,国内尿素市场突显紧张,原料价格上涨、资源运输紧张,政府推出政策、协会实行限价,尿素的货源与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就当前尿素市场情况采访了东北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忠民。

  姜忠民首先分析了尿素市场的价格情况。当前东北地区尿素批发价维持在2100元/吨上下,零售价格已达2200元/吨,但有的地区则出现零售价低于批发价的现象,其原因是复合肥与尿素套卖,这种搭售方法在东北地区常见,农民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实惠。成本上涨是导致尿素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国际尿素价格维持在410--420美元,厂家无论选择出口或国内销售利润基本差不多,对于运输条件不好的地方,企业的利润可能还会差些,虽然如此,流通企业还是感觉资源不足,真正能提供给基层市场和农民的数量不够,与此同时,这么高的价位也让农民望而却步。

  从市场上看,尿素要满足国内土地需求,满足国内农民的用肥需要,这是第一要务。姜忠民认为,不能为了利益而盲目出口,厂家应以国家和农民利益为重,将社会责任感上升到第一位。

  从产能上看,每年国内尿素总产量可达五千多万吨,与国内需求基本平衡,略有剩余。虽然尿素产能每年都呈上涨趋势,但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在上涨,国家应从长计议,站在民族、国家的角度,从长远、宏观的利益出发,停止或者减少尿素出口。当前,中国的市场控制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出口产品仍以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为主,真材实料的矿产资源纷纷外流,这对中国农业和经济发展都不利。

  姜忠民最后指出,春耕备肥的关键时期,各个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要顾全大局,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服务三农的理念,积极备肥,合理经营,杜绝一切假冒伪劣和肆意涨价现象的出现,严把市场关,确保农民春耕的顺利进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